沒有掌聲的奧運!他說:真正高手,還沒達到顛峰就已離開

里約奧運中華代表團今天(26日)下午凱旋歸國,最受矚目的就是在舉重項目為我國奪下金牌的許淑淨,她說:「這是要與家人分享的榮耀」!不過同樣在這次奧運賽場上,另外兩個吸睛卻令人感嘆的焦點,一是謝淑薇因為教練與待遇問題,拒打奧運,引發喧然大波;另一則是羽毛球一姐戴資穎的「流血鞋」風波。到底是「發生甚麼代誌」!?可以讓我們的國手,不是戰前退賽,就是賽後落淚?

一名網路作家傅紀鋼在網路上PO出她向我國拳擊國手劉偉豪的訪問,訪問中劉偉豪不但能感同身受運動員的委屈,同時也踢爆鮮為人知的「拳協腐敗、網、羽協對代選手的不公」。文章最後寫道:台灣有世界頂尖的運動員,真正的高手,還沒達到顛峰就已離開。鳳毛麟角的天才,只有機緣巧合、家人支持、環境許可,才得以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以下原PO採訪原文---

這次里約奧運,台灣幾個運動協會爆出的爭議,引發一陣討論。看了不少評論文章,大家都知道有問題,卻沒有直指核心的討論。

我訪問了一位前拳擊國手劉偉豪。他跟我講了不少,非常直接點出問題所在。體壇的弊案,比之黑金勢力。不遑多讓。本來想在媒體專欄登這些內容,但就新聞的立場。只有控訴人的一面之詞,無憑無據,是不能登這些事的。這絕對正確,沒有其他相關人士的說法,沒有平衡報導,這也只不過是故事而已。

但聽到這些事,還是叫人義憤填膺。我感覺到受訪者的激憤。如果要騙人,騙我也無意義。寫都寫了,我還是貼在臉書。

對於當事人的指控,我是全文照錄。所影射的人事物,只能靠有心的媒體朋友去調查報導了。

我只是普通人,沒有資源,幫不了這位國手。他遇到的狀況,不只發生在拳擊界,其他的體育項目也都有類似狀況。劉偉豪說,很多拳擊手都可以證明他說的話。

就希望有社會公正人士,或媒體朋友,願意去了解了。如果有人有興趣,可以去找劉偉豪,他很樂意分享這些資訊。
-------------------------------------

里約奧運逐漸進入尾聲。在日頭依然赤熱的午後,我來到台北士林,拜訪一位前任拳擊國手。

他是劉偉豪,台北士林人。國中就成為拳擊國手,高中之後在49公斤級打遍全國無敵手,國內比賽只拿過金牌。曾任奧運資格賽國手、國家隊總教練,現年29歲。

謝淑薇因為教練與待遇問題,拒打奧運,引發喧然大波。各家媒體都大篇幅報導。在蘋果日報新聞的留言下面,看到了劉偉豪的回應。他說自己曾是拳擊國手,對謝淑薇的狀況感同身受,發文力挺。

我對他的陳述感到好奇,於是有了這次拜訪。我想知道更多細節。

劉偉豪,在台北士林出生長大。國中的時候大家都打籃球,他的表現受到當時百齡國中拳擊隊的教練注意,叫他參加拳擊社,開啟了拳擊生涯。

從國中開始進行拳擊訓練,每天早上繞著操場跑6000公尺。單槓、折返跑、短距離衝刺等,從基本一直到拳擊技術,日復一日。每天最少要花兩個小時練習,多的時候,教練會要求他翹掉一二節課。就這樣以青春投入拳擊。

拳擊並非流行的事,即使在台北市,拳擊也是被視為如同滑板、刺青一樣,學壞的表現。好學生都該去念書,選擇運動的一定腦袋空空,不然就是小混混。學拳只是用來打人,沒有好處。但劉偉豪說,事實就跟大眾想像的不同。就他所知,運動表現好的同學,通常功課也都不錯。他們通常是因為熱忱或被教練慫恿,才進入校隊。

拳擊世界分成業餘與職業兩種。像他這種業餘選手,追求的是拳擊運動的榮譽,以及體育精神。最高的榮譽,就是拿下奧林匹克金牌。業餘拳擊跟其他的業餘運動一樣,按照奧委會的精神,受到各國拳擊協會的管控。今天你想代表國家出賽,就必須由拳擊協會代為報名,才能參加世界盃、亞運、亞洲盃、奧運等各類國際賽。個人想出賽,即使實力再強,只要被拳協封殺,就無法取得資格。

訪談過程中,劉偉豪提到許多拳協的腐敗,其中黑幕重重。這次里約奧運爆出了網協以及羽協對待選手的不公,很多的細節,包括資源分配的問題,都讓人覺得,台灣的體育界需要大肆整頓。

劉偉豪講了很多的拳壇的陋習與弊案,人、事、地、物都有,非常具體。如果認真挖掘,是可以成為全國頭條新聞。可惜我只是個專欄作家,沒有媒體資源,無法進行調查。講得不客氣的,連多訪問幾個人的交通費都拿不出來,也沒時間精力去挑戰體育界。沒有確切證據,無法將這些黑幕寫出來。只能待有心人來做了。劉偉豪對此不抱期待。他說,台灣的世界冠軍跑去賣魚,記者也無動於衷。不會有人關心他們這些運動員。誰在乎啊?

而選手為了國家拼戰沙場,得到的只有體育精神。為了個人榮譽、為國爭光,純粹口號式的好處。

劉偉豪說,許多選手跟他一樣,從小就被教練哄騙,一路成長過來。試想,優秀的運動員通常國中就開始訓練,所有的生活都投注在運動上,自然唯教練之命適從。教練是怎麼哄騙他們的?是以國手資格誘惑他們,說成為國手是運動員至高榮譽,然後讓他們參加各級運動會,從區運到國際賽,比賽取得好成績就有助於升學。高中可以保送,大學也可以保送。而這些好成績,一切都要歸功於教練。教練最常說的話,就是運動員的一切都是他們給的,所以就要乖乖聽話。只要聽話就有好處,就有好的前途。

劉偉豪一開始也乖乖聽話,直到唸大一時,對於前途感到茫然。辛辛苦苦為了拳擊,訓練自己,可說除了打拳,沒有其他目標。12歲就拿到全國冠軍,16歲代表國家拿到國際邀請賽金牌。他的人生並沒有因此過得順遂。父母對他打拳完全不支持,即使拿到各類冠軍,依然覺得對未來沒有幫助。家境並不富裕的他,卻得面臨生活的各類開銷,無法專注在拳擊之上。

對未來的茫然,讓劉偉豪產生反叛心態。加上自己的教練是拳擊協會的秘書長,每次當他取得國手資格,就會受到圈內的冷嘲熱諷,認為他也是靠教練的暗盤,才能出線。所以他做了一個決定,只要是國內賽就無役不與,比賽都不靠判定獲勝,一定要拿到KO或是技術擊倒。以此取得國手資格時,就主動放棄,把出賽資格讓給他閒話的人。「你那麼厲害,你有辦法打,就讓你打啊!」抱持這個態度,他即要證明自己有這實力。一方面也在控訴體育環境的惡劣。為什麼不乾脆連國內比賽都不打?是因為拿到金牌就有不錯獎金,為了錢才打。

而這個心態持續到當兵,他本可以國手資格當補充兵,卻為了賭一口氣罷賽,入伍當兵。入伍第一天就後悔。退伍後除了拳擊,無一技之長。前途茫茫。因為過往成績彪炳,以運動員的全盛年紀取得教練資格,想靠此維生。
.
但在校隊與國家隊的教練生活,卻也沒讓他得到什麼好處。每個月只拿到幾千元補助,不夠糊口。擔任國家隊教練帶隊移訓,也根本沒有薪水。他的教練只會跟他說,「大家都是這樣苦過來的,只要忍耐就可以出頭。」他不知道要忍到何時。
.
2011年,劉偉豪擔任國家隊總教練,往北京移訓之前,在台中、彰化、三峽各地四處帶隊。一邊還因為薪水不夠用,兼職當美髮學徒、當臨時演員,在麥當勞打工。教練怕他跑去作正職工作離開拳壇,要求他必須兼顧學校合作社工作。一邊兼任生教組長、衛生組長工作,處理問題學生的事件,家庭訪問,當學生保母,上下課接送,買便當買飲料,完全是義工性質,沒有薪水。一切就是要讓他無法離開,卻也不給他什麼。一切都相忍為國,為了台灣犧牲。

很多有熱誠的好手,乖乖認命。像他學弟謝家志,在沙鹿高工擔任拳擊教練。滿腔熱血。學校有個家境貧困的潛力新秀,謝家志不忍選手辛苦,自掏腰包幫學生付學費,還提供伙食費,讓選手無後顧之憂,可以專心打拳。而協會跟學校給了什麼?什麼都沒有!只是一味稱讚謝家智,說他是拳壇的榜樣,要繼續這樣照顧選手,為國家付出。換得了幾句讚美。要錢,則是一毛也沒有。

如果這就是台灣運動員的本分,也許劉偉豪不會那麼激憤。但他兩年教練期間,看到不少暗盤,與A錢的手段。讓他深感體制、拳壇與社會的不公。後來就離開拳擊,連教練也不幹了。

劉偉豪: 「半輩子耗費給國家,除了金牌應得的獎金(冠軍才有),我是頂峰選手,平均一個月拿不到國家 5000元生活費。協會會說,你國際賽沒有拿過好成績。我倒想說,國內49公斤級除了我,你還能栽培誰?那其他沒有成績、沒有成就、還正在努力的選手,還能拿到什麼待遇?永遠都是0薪水。我是選手兼教練,月薪也不過8000 。國內很多選手兼教練就只為了賺那麼一點點錢。曾經我就故意去拿到國內參賽第一資格,然後拒絕出賽。為了證明我不是沒有能力,」

我問劉偉豪,拳擊是他半生的事業,又正值壯年,就這樣放棄,心裡沒有不甘嗎?他難道都沒想過,拳擊是自己的事?天生具有如此實力,不會想跟世界各地的好手一決高下嗎?雖然沒錢,但得到的是自己的。

劉偉豪說,在腐敗的體壇環境,選手都失去戰意。跟他一樣的好手,許多都看不到未來。聰明的早就半途放棄,在社會尋找出路。

「是體制辜負了運動選手。選拔我一定去爭取資格,而多數一流頂尖好手 是連爭取都沒有興致,只覺得浪費時間,他們寧願去賺錢,過正常的生活。很多被派出賽的,民間以為是一流好手,其實都只是聽教練的話的狗而已。最強的選手才不會出現在擂台上。我是唯一一個出現,卻不願意付出,用行動表達不滿,來諷刺這腐敗的一切。比我強的人非常多,只是早就離開體育圈了。能浮上表面的,都是被包裝過的工具人而已。」

七成以上的好手中途放棄。除了願意相忍為國的明星,還能打出成績。其他六成以上靠後台,追求眼前的蠅頭小利,與個人的一點好處,而糜爛下去。

參加國際賽又是如何的狀況?願意出戰的選手,不是不想去突破,而是國內體制與國外的運作,把選手壓死。在國際比賽場上,輸贏自己會很清楚,對手也會很清楚。但台灣拳擊在國外是弱勢,只要沒有擊倒就會被判輸。主要因為台灣不願意拿錢在檯面下運作。出國比賽在國外會被公幹。他的經驗是,自己出一拳,全場就噓,對手則是全場歡呼。在情勢與國際賽經驗都輸別人的情況下,選手自然難有好成績。劉偉豪已經是國內重點培育的拳手,都覺得自己輸在待遇與國際經驗。每次出國看到各國正常的選手待遇,從拳擊觀念到設備、經費,都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物。而國家從來沒給過他們。台灣選手能在國外獲得好成績,必須要實力高出別人一截,才能靠天賦取得勝利。

像這次取得奧運資格,前往里約的拳擊選手賴主恩,就是在沒有教練團與陪練員的情況下備戰,因此打不出好成績。劉偉豪說,他有看比賽。賴主恩原本有機會奪牌,預賽被淘汰不是實力不夠,純粹經驗不足。如果賴主恩有其他國家的基本待遇,絕對有晉級可能。但賴主恩遇到的窘境,也跟台灣所有不被重視的運動項目一樣。無人聞問,得不到支持。在國訓中心,甚至只能跟女子拳手陳念琴相互扶持,輸了,非戰之罪。
.
劉偉豪過去在國訓中心時,就體會到這點。他跟其他項目的精英選手,都會討論,相濡以沫。但很多看破的選手,都認清這點。國家給這種待遇,要他們土法煉鋼,還能怎樣?有的人抱持著一個心態,拿到資格打國際賽,大多想趕快輸一輸,然後趁機觀光。反正也沒什麼機會能夠出國。

我問劉偉豪說,既然自己是好手,又當過國家隊總教練,有國際經驗,會想把經驗與技術,拿去跟賴主恩交流嗎?也許可以幫助他未來獲得好成績。劉偉豪說,即使想教,想分享一點什麼,又能怎樣?彼此不認識,自己又已退出。他也不覺得自己能給出去什麼。

聽這麼多,難免有些洩氣。問他才29歲,未來的想法是什麼?

劉偉豪還沒有完全放棄拳擊。以後他想開間拳擊訓練館,擺脫拳協的腐敗,在民間推廣拳擊風氣,讓民眾慢慢的對拳擊感興趣。也許未來拳擊能像棒球一樣,受到全國民眾關注,也許未來拳手就能獲得更好的待遇與資源。而現階段他錢還不夠,於是跟幾個朋友在士林合開一間名叫「第二天堂運動風格小築,」的運動酒吧,先賺點錢,未來慢慢再說。問生意如何,也不過差強人意。存不到錢。

問他家人的反應如何。父母只淡淡的說,一開始就叫他不要走拳擊這條路,果然一語成讖。問他對教練的看法。他這樣說:

「起頭告訴你,你沒讀書,不走這條你能幹嘛?不當國手你能幹嘛?不當教練你能幹嘛?一直導正你的認知,你只能為這條路效力。2012我離開去了健身房 也是被強酸那工作不能做一輩子。我回嘴,那什麼工作才能做一輩子?你給我嗎?總統也只能做八年。爾後,我白天在健身房 晚上在酒吧餐廳,我完全離開了。曾經放棄的人都拍手叫好。而後續繼續被利用的人,源源不絕的補上。我得到什麼?」

忙著賺錢上班就很累了,現在連運動的興趣都沒有了。想重回賽場?又得放下辛苦得來的社會經驗,又要重頭開始,他不願意。

這真的對嗎?看著里約奧運還在為國奮戰的台灣選手,要鼓勵他嗎?「為國爭光」四字,我是怎樣也說不出口。想說他起碼還有女朋友或家庭有個可奮鬥的生活目標吧?他說,過去他交了3個女友,一個畫家,一個拳擊手,一個游泳國手,都分手了。問他分手的原因。他說:

「她們當初被我吸引,是我還有單純的熱情,當我失去了熱誠,是我價值觀變了,我開始追求金錢,放棄一切,極端的痛恨熱誠,盲目的強烈的,追求生活現實,曾經被利益擊敗的不甘,追求被剝削的不滿,而變得貪婪,再也不想那可悲的初衷,是我變得腐敗,讓她們不得不離開,去尋找真正的真愛」

聽到這些,我實在無話可說。最可悲的是,在台灣當你想追求單純的夢想,就一定會被現實擊垮。他的前女友們追求的都是社會鼓勵的價值觀,但當你在社會碰壁的時候,你要生活還是熱情?價值觀不同的時候,連愛情也沒了。

真令人扼腕。

同樣的事情,也曾發生在台灣的其他運動選手身上。台灣雅典奧運跆拳道金牌陳詩欣,16歲拿到世界杯金牌後,感到失落,自我放逐三年。期間離家出走,擺攤賣衣服,當檳榔西施,嚐盡社會冷暖。後來因為想念一路培育她跆拳道的父親,為了親情,才重回賽場。

而劉偉豪的父母,並未給她同樣的支持。他們只跟他說了一句大部分台灣父母會對子女說的話:「早叫你腳踏實地,去便利商店乖乖上班……」

如果劉偉豪的父母願意像賴主恩的家人一樣,支持他的拳擊之路,他的運動成就當不只如此。但他沒有。只能靠自己在社會摸索。即使談了這麼多,我還是找不到勸他的話。

「打下去能幹麻?」

劉偉豪舉了些例子。台灣唯一擁有的,WBC世界排名第一,林明佳,是日本少年漫畫《第一神拳》角色伊達英二的真人範本,在日本受人敬重,回台灣也淪落不堪。光環被報導後,才勉強獲得教職維生。而年輕一輩的高手,像鍾俊安、劉士榮還有些夢想,跑去日本打職業賽。但我用GOOGLE查了一下,資料少得可憐。鍾俊安回台灣,在台北西門町的健身館當教練。劉士榮還有去打亞錦賽,但也看不到更多資料了。世青賽國手麥介恩則加入暴力組織,淪為打手。劉偉豪的選擇是否正確,就人生來看,算是不錯,起碼還有家自己的店。

台灣是沒有希望的地方,拳擊國手的處境,是所有台灣運動員的處境,也是所有追求夢想的青年,失意潦倒的範例。

如果人生能夠重來,劉偉豪絕不會成為運動員。

台灣有世界頂尖的運動員,真正的高手,還沒達到顛峰就已離開。鳳毛麟角的天才,只有機緣巧合、家人支持、環境許可,才得以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其他的人為了生活,為了金錢,默默的沉淪在社會的大染缸裡,成為資本家的奴隸,耗費青春,耗費才華,逐漸的死去。

國家給了什麼?給的再多,還沒到運動員手上,就被社會的集體勢力瓜分殆盡。來蓋設施、買器材的經費撥下來,都成了透明的存在,錢全進到貪污者的口袋。選手獲得的是教練的恩情,比賽吃的泡麵與垃圾食物,以及摸不到的榮耀。

不要說運動員,只要不是為了賺錢的事,所有的專家,面對的都是同一種窘境。

在台灣的土地上,我們只能成為廢物。

這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以上文章經網路作家傅紀鋼授權全引用--

 
奧運 謝淑薇 戴姿穎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