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天單日確診人數都破萬,台灣人真的會緊張嗎?其實根據Google提供的「社區人流趨勢報告」,相較3月中確診人數尚未大幅增加時期,大眾運輸人流的確是減少了三成多,而零售店和休閒設施的人流量也減少26%,用餐上,更多人選擇不內用改外帶,民眾以「自主性封城」的方式減少外出。
不曉得最近上下班或是搭大眾運輸工具,你有沒有覺得車廂空了,身邊的人變少了,連朋友都不太好揪了。
民眾 :「就是之前可能都會擠不上捷運 ,都是要等到下一班,但因為現在就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就變得比較少人這樣,而且也不好意思約啊,就人家也不敢出門,然後你也不會強迫他出門。」
的確,即便台灣沒有封城,但根據Google COVID-19社區人流趨勢報告,截至4月25日的數據,相比3月中確診人數尚未大幅增加的時期,全台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的民眾人流量大幅縮減3成 ,僅剩68% ,不只因為居隔人數增加,不少人即使都打疫苗了,仍傾向減少外出。
連鎖火鍋業者公關Vina:「整個商圈來講平均大概有下降一到兩成左右,因為可能有學生他們已經回去遠距教學等等,所以人流量相對會減少一些,不過這部分都已經轉到外帶跟外送去了。」
連鎖火鍋業者很有感,因為餐廳幾乎都在商圈 ,人潮下降感受明顯 ,甚至把去年外帶五折的優惠再度搬出 ,反倒逆向讓業績成長。現在包括一般餐廳、商圈 ,或是電影院等區域的人潮,依照Google社區人流趨勢報告,比三月中下降了26%,公園、廣場、海灘等戶外地點,人流量更出現高達27%的減幅。
家樂福公關莊期棋:「其實人流量大概有下降一到兩成左右,那我們可以發現大家其實都轉往線上購物進行消費。」
賣場和藥局人流量下也降,但影響比較淺,因為基礎物資和藥物已經成為生活必須。整體來說 ,雖然宣布與病毒共存,但台灣民眾自主減少群聚 ,軟封城的概念似乎已經逐步顯現。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