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機會導致成績下滑?專家揭真相:事實可能剛好相反

聽新聞

金車文教基金會2021時針對國高中青少年進行問卷調查,發現高達9成青少年使用手機,超過8成有專屬手機,過半數無法離開手機超過8小時、每日平均使用手機超過3小時。

 

▼過半數青少年無法離開手機超過8小時。(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當孩子過度沉迷手機世界時,千萬不要斷然沒收手機,而是應該循序漸進,例如從一天使用3小時,慢慢縮短成2.5小時,那半小時改做別的事。

「很多孩子會覺得,大人一定就是要我去念書,如果他不想就會破局。」黃宜靜建議念書只是其中一個選項,如果孩子不想念書,也可以全家一起看影集,或是外出運動等,採用這樣的方法,慢慢讓孩子回到現實生活,也與家人多一些連結。

如果孩子沉迷手機的情形嚴重,尋求專業諮商協助也是一個方法,但黃宜靜認為家長的角色更加關鍵。「父母的穩定性很重要,例如在訓練孩子自律使用手機時,當孩子破壞約定時,是不是能做到情緒平和,而不是破口大罵說『你為什麼總是這樣?』」

黃宜靜說,如果家長情緒失控,就會連帶激怒孩子,進而引發親子衝突,讓孩子更想躲在手機後面,但家長要做穩定情緒,首先要做到「自我覺察」。「簡單來說,就是你要知道自己正在生氣,以及生氣的原因,才能去理解說這些傷人的話只是在宣洩怒氣,並不能幫助孩子。」如果無法平復情緒,起碼能夠選擇離開現場,避免情緒進一步擴展,如此也不會造成親子衝突,甚至激化孩子的情緒導致不理性的行為。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過長,才會導致成績下滑,事實上這並非絕對的因果關係。(圖/CTWANT/大學學測,報系資料庫)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過長,才會導致成績下滑,事實上這並非絕對的因果關係。(圖/大學學測,報系資料庫)

自我覺察能力是可以訓練的,黃宜靜說,就算當時無法「煞車」大發脾氣了,但事後還是能透過反省、回想,慢慢練習自我覺察的能力,讓自己越來越早察覺情緒,遲早有一天就能在當場及時穩定住情緒。

如果親子關係已經被一次次的衝突破壞得傷痕累累,黃宜靜建議要先回到原點,家長要先放下批評、成見,例如不要責備他一直玩手機,而是可以問他在玩什麼遊戲?先從一兩句的交談開始,讓孩子慢慢卸下心防。

「家長一定要有心理準備,這個過程是漫長的,要放慢速度,才能逐漸恢復親子間的溝通,唯有親子關係好,父母才能去了解孩子為何躲在手機後面,再一起協助孩子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黃宜靜說。

另外,黃宜靜也認為「成績下滑的原因,不一定是因為使用手機」,有時可能剛好相反,可能是孩子課業跟不上,所以才去使用手機,如果父母能多跟孩子聊聊,或許就能知道真相,再進一步協助孩子克服課業上的困難。

不只如此,修復親子關係也能幫助父母早一步阻止悲劇,近來發生不少青少年輕生的悲劇,若親子關係尚可,應該可以從言談、情緒中察覺蛛絲馬跡,例如是不是常說「為什麼要念書?人生無意義」,或是關在房間裡的時間越來越長,家人若能及早關心、開導,或許就能有不同結局。

諮商心理師陳志恆表示,不少家長因為理解了「重啟連結」的重要,特地學習親子溝通,也透過大量閱讀改善親子關係。「一開始他們是想找到一套能駕馭孩子問題行為的方法;慢慢地發現,只有自己先調整和改變,孩子才會開始改變。」

陳志恆說,這些家長除了學習親子溝通外,還學習關照自己、安頓情緒。因為他們知道,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下,才有可能與孩子展開良性互動。他們不再只是要求孩子改變,而是願意回頭在自己身上做功課,深度探索與理解自己。唯有父母先成長,才有能力帶動孩子一同成長。

延伸閱讀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文章來源:3C綁匪3/玩手機導致成績下滑? 專家透露:事實可能剛好相反
由《CTWANT》授權轉載。

 

(封面圖/CTWANT)

手機 成績 青少年 國中生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全台急凍「先溼後乾」多地有雨! 12月颱「帕布」最快今生成

全台急凍「先溼後乾」多地有雨! 12月颱「帕布」最快今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