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自我檢測,對鏡張口時,軟顎用力提昇應該可以看到懸雍垂與氣道入口(圖片來源: 柏登牙醫 )
嚴重打鼾或者「睡眠呼吸中止症」對於身心健康的危害,越來越受到重視。根據美國《神經醫學期刊》定義,只要睡眠中平均每小時有5次以上的呼吸暫停(AHI>5),就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但「睡眠呼吸中止症」只能藉由手術或配戴呼吸器來解決嗎?
台灣睡眠醫學會醫師,也是柏登牙醫診所院長黃斌洋醫師指出,輕度與中度阻塞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如果善用現代醫學檢測,例如超音波動態氣道分析、電腦斷層氣體流量觀察、或者耳鼻喉科內視鏡檢測等方式來協助了解原因,並配合口咽調整與正確作息,也許有不必透過手術與呼吸器的機會來獲得好眠。
黃斌洋醫師提供以下五項簡易自我檢測方式,讓自己初步觀察可能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原因所在。
1. 膠帶貼嘴實驗:睡前在嘴唇貼上醫用透氣膠帶。如果排除感冒鼻塞等因素,結果躺下感覺呼吸不順暢,有可能在鼻腔或軟顎區域需要進一步檢測。
2. 張口說「啊」實驗: 水平正視鏡子說「啊」。如果無法看見完整懸壅垂與口咽後方頂蓋,有可能在口咽黏膜彈性上需要進一步觀察。
3. 喝水嗆咳實驗: 如果大口喝水或到牙醫診所洗牙時經常出現嗆咳反應,有可能在舌根的體積與活動靈敏性需要做了解。
4. 下顎前突實驗: 如果下顎在前突時仍然能模擬出打鼾聲音,有可能舌根與後方氣道間的空間需要做觀察。
5. 吞嚥感實驗: 如果吞嚥經常有異物感,有可能在呼吸道下方的會厭區需要做檢測。
自我檢測結果,如果感覺在「口咽區」與「舌根區」希望進一步了解,牙醫師可以藉由超音波氣道動態檢測或電腦斷層氣體流量記錄等方式,定位出下顎適當口咽氣道打開位置,再配合客製化的口咽肌肉訓練,止鼾牙套及生活作息改善等,讓一夜好眠不再只是夢想。更多止鼾牙醫資訊:https://pdsmile.com.tw/service/snoring-sleep-ap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