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大陸的三峽大壩議題,受到各界關注,一旦潰堤發生,可能會到只非常嚴重的災害。對此,台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李鴻源說明,其實台灣水庫也面臨淤積問題,並指出2030年水庫淤積將會超過50%,屆時會導致水資源減少,2050年會無水可用,「台灣根本不用住人」。
根據《CTWANT》報導,李鴻源表示,石門水庫的巴陵壩是台灣史上第一次的潰堤經驗,在2007年時受到韋伯颱風影響,基礎遭淘空而塌陷,不過因為下游有榮華壩阻擋,因此沒有造成太大災害,但是榮華壩的淤積已經超過90%,一旦潰壩,不僅會影響下游復興鄉的許多部落,連距離僅有20公里的石門水庫也會受到影響,而這也將會是壓垮石門水庫的最後一根稻草,大台北恐怕有一半會被淹掉。
▼李鴻源表示現在大家只關注三峽大壩議題,台灣水庫問題沒人注意。(圖/達志圖庫)
李鴻源表示,蓋一座水庫至少需要5年,但是要拆掉水庫則需要至少10年,因此若要拆壩,現在就必須要開始規劃,但是近期大家都只關注三峽大壩的問題,「石門水庫下游的台灣三峽,頭上也頂著個炸彈,卻沒人在意」。李鴻源也透露,拆一座水庫非常困難,他在2000年開始談拆水庫,事隔20年,問題仍在原地打轉,「軌道建設大家都喜歡,但水利建設才是真正救命的建設」。
雖然有不少學者認為拆壩問題必須要面對,但是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仍表示,水利署管理的95座水庫中,超過50年的就有33座,但是安全評估的狀況良好,僅在硬體表面有些小況狀,又因為建立新水庫不太容易,因此現有的水庫並沒有退場的打算。另外,王藝峰也說明,台灣的水庫並沒有除役問題,只需要轉型,因此會再加強集水區治理改善和水庫清淤。
▼王藝峰表示現有的水庫並沒有退場的打算。(圖/翻攝自PTT)
(封面圖 /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