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命進入最脆弱的時刻,病人和家屬該作何選擇?當一個人在忍受病痛的折磨,卻無法如願自主選擇結束生命的時候,「活著」與「離開」,哪種才是生而為人的尊嚴?東森社群主播巫嘉芬與攝影記者蔡宗儒的作品「若花100萬能換至親多活一日 無效醫療論的『一念』之間」,探討「無效醫療」議題,榮獲108年台灣醫療報導獎新媒體類優勝肯定。
一位只有24歲的青年,在病床上躺了七年,脖子以下都不能動彈,七年來他只有一個想法,「還是走了算了」。另一位24歲的青年,剛從軍中退伍,正準備開始人生新的階段,母親中風急救情況不樂觀,她曾與他商量過,若生病送醫,不要進行無效醫療…。然而,這是紀錄片《一念》呈現的兩個故事,並不罕見,卻發人深思,因為《一念》之間 ,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一念》拍攝了三年,在拍攝過程中,導演陳志漢曾一度想過要放棄。(圖/東森新聞)
主播巫嘉芬得知獲獎後表示,當初在製作專題的過程,跟攝影蔡宗儒兩人真的苦思很久,也反覆修改多遍,因為「無效醫療」這個議題比較嚴肅,深怕做出來網路上觀眾接受度不高,但在長官的鼓勵下,兩人終將專題完成,上線後也獲得眾多網友討論此醫療議題,也使得「無效醫療」足以讓更多民眾深入了解。
巫嘉芬也非常感謝紀錄片「一念」的導演陳志漢、醫生吳育政接受深度訪問,讓整個台灣的醫療現象得以真實呈現。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麻醉科醫師吳育政致力於「讓病人善終」(圖/東森新聞)
醫療報導獎為醫師公會全聯會自2015年起舉辦,目的為提升台灣醫師與醫療形象,鼓勵民眾及國內新聞與醫療從業人員重視醫藥新聞報導與評論,對醫藥相關議題多予報導並發表議論,改善醫療環境,促進醫病關係和諧。今年頒獎典禮將於11月9日在圓山大飯店登場。
(封面圖/翻攝自主播巫嘉芬臉書、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