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身是娃娃,下半身是魚,活生生一條「娃娃魚」。(圖/黃方興)
生在北京,長在美國,現居上海的32歲插畫師黃方興(Frankie Huang)創作的《普通動物》(Putong Animal)把博大精深的中文畫成插畫,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的智慧和優美。
她說,關於中國的新聞經常出現在(世界)媒體上。但中國(故事)不只只有政治。她想激發大眾對中文和中國文化的興趣。「我想獨立於政治之外。向世界展示政治之外的文化魅力」,她補充說,政治有更新,但語言不是。(它很古老)。
中文裏「斑馬」從字面意思可理解為'有圖案的馬"。
▲斑馬也可以不只是黑白條紋。(圖/黃方興)
黃方興介紹她這套插畫系列的創作源頭,是看到在推特上很多人討論,直譯名很搞笑。
「我發現以前沒人畫過。我告訴自己現在時間正好」, 她對BBC 說:「我想創作一些不只看起來美,但也有趣的作品。」
▲直譯火雞:「著火的雞」。(圖/黃方興)
「這幅火雞是我畫的第一幅。就是幾只著火的雞和一個身著防護服的人在餵它們」,她說,「我畫得越多,技術越嫻熟。」
黃方興從小接受中西文化熏陶。她說:「因為我的成長背景,我既是局內人也是局外人。有時你需要站在局外才能懂得欣賞。」
▲「龍蝦」插圖。(圖/黃方興)
黃方興最喜歡的插圖之一是「龍蝦」。
她說:「我想讓它看起來很莊嚴和像神。有人評論說這是天上的甲殼類動物,我覺得那真是個好名字。」
▲海豚的豚字,在古漢語中是豬的意思。所以海豚在黃方興的畫裏,也可以是「海豬」。(圖/黃方興)
從構思圖案到畫圖,到最後上色,她創作一幅插畫需要三個小時。
目前,她已經完成了有關《普通動物》的創作,但她也想把這些動物變成它們自己的角色。
▲袋鼠也可以理解為有衣服口袋(手袋)的老鼠。(圖/黃方興)
她說:「早在古希臘產生《伊索寓言》的時期,人們就通過動物來講故事。」
「我最初寫關於火雞生活的故事。它們生活在一個星球上,人們在生活中使用它們,就像在冬天將火雞放在被子裏取暖。我希望讓它們更有個性。」
▲貓奴的日常,也叫吸貓。(圖/黃方興)
除了畫字,她也畫短語。比如這只裝在煙斗裏的貓,叫「吸貓」。這幅畫表達愛貓之人每日對貓的寵愛,就像吸煙者吸煙一樣平常。
▲露餡(圖/黃方興)
下面這幅「露餡」插畫指不肯讓人知道而隱瞞的事物暴露出來。黃方興把它畫成有餡兒從小籠包裏露出來。
她笑著說:「如果你仔細看,會看到有觸鬚露出來,那是我看完《怪奇物語》第3季後畫的。」
她當然不是第一個把玩中文的人,很多時候別人這麼做是出於政治原因。
中國的社交媒體受到嚴格審查,中國的社交媒體平台刪除「敏感」內容的情況並不少見。這是#MeToo(鼓勵人們公開談論自己的性騷擾經歷的運動)在中國面臨的障礙之一。
為了躲避對 #MeToo的審查,很多人開始用「米兔」來代替。
黃方興說:「』米兔『讓我更緊密地聯繫和解碼中文」。
「審查制度迫使(中國人)不得不領跑政府,因此他們提出了這些奇妙的創意,就像在巨大壓力下造鑽石一樣。所有這些機智的寶石都可以在中國互聯網上被找到。」
黃方興說,這是她插畫的部分願望,希望幫助大家更了解中國文化的智慧和幽默。「我想讓更多人對中文和中國文化感興趣。」
黃方興的Instagram上有更多插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