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ixaday)
給孩子一個安全長大的環境,真的這麼困難嘛?
內湖殺童案出事女童,只不過在母親轉身的那一剎那,就遭遇傷害。一步之遙,接著就是天人永隔。
到底我們要怎麼樣建構一個安全環境,讓孩子平安長大呢?親子天下雜誌就羅列出了幾個方式,教導民眾保護孩子的人身安全。
✿、教導孩子辨識資料:要孩子背熟家裡住址、電話、家人全名,
反覆練習到熟習為止。
✿、嚴守訂定規範與認識危機:明訂告訴孩童「哪裡安全,哪裡不安全」,
可陪同孩子認識社區,瞭解社區安全與不安全地帶,還有可提供協助的地方,並且不可再父母未同意下收受禮物。
●嚴格告知工地、河堤、偏僻公園等地帶,所可能引發的危機。
●即使走在人行道,也應該距離路邊三大步。
●避免進入可被遮蔽的地方,例如樹叢、圍牆後,人們的視線,其實是一種安全的防護。
●避免停留他人家門口,以免被推入時求助無門。
●經過父母同意才可外出,並告知時間、地點、同伴與返家時間。
●若有事情耽擱請立刻告知父母親。
●盡量走在大道上,避免捷徑與小路。
●隨時與同伴在一起,
落單遠比一群人一起危險。
✿、善用防走失物品:例如防走失繩、背包、防走失警報器、防走失鈴鐺夾、GPS追蹤器或是手機定位服務等裝置。
✿、隨機教育,認識可求助對象:隨時教導孩子認識像是超商店員、專櫃小姐、警察、郵差等人員,教育如何孩子求助。並置放銅板在孩子口袋,
教導其使用公共電話。
✿、走失時應對:若真的不幸走或發生危險,教導正確應對方式
●留在原地,等親人回來找。
●請服務人員幫忙廣播。
●打電話回家求助。
●預先認識社區巷弄與求助地,以防萬一。
●學習「叫、跑、說」,讓歹徒驚慌。
✿、與人安全應對:學齡前兒童與小學左右孩童警覺性較差,也較難理解過多複雜資訊,且對壞人模擬出的刻板印象,所以應是當授予安全知識。例如
●大人很少需要小孩幫忙,如果有陌生人要求,可以拒絕或是提出找熟悉大人一同幫忙。
●不要讓陌生人過於靠近,或是搭乘陌生人的車。
●避免給孩子極端的想法,比如陌生都是壞人等,因為8成的綁架或是性侵案都來自於熟人。
●對不認識的人卻知道自己的名字,要保持警覺。
●提供餽贈後要求特別遊戲的人,都應該拒絕。
●有人停車與孩子講話,應該距離車門3到6公尺。
✿、定義陌生人:教導孩子明確的辨認何謂陌生人,而不是一貫的教導孩子陌生人很危險。
●陌生人並非沒見過,例如送報生、水電工等。
●陌生人也可能知道自己的名字。
●陌生人也可能是權威人士。例如警察、老師等。
只不過一個早上,就讓全台灣社會陷入一片驚慌。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
因此在我們不能百分百保證環境安全狀況下,就只能教導孩子努力維護自身安全。
參考資料: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