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高血脂症控制差 3大迷思惹禍

中央社 2018/09/24 10:56 中央社 字級:
高血脂症控制差  3大迷思惹禍

血脂異常是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險因子,但很多人存有迷思,誤認高血脂可單靠運動和飲食控制、血脂下降即可停藥、擔心副作用而不吃藥。專家提醒,病人隨意停藥會增心肌梗塞風險。

★最新最熱門影片你還沒看過?
★【EBC東森新聞有IG了,一起追蹤吧】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馬偕紀念醫院總院副院長葉宏一表示,心臟病是台灣民眾死亡原因第2名,急性心肌梗塞發病也有年輕化趨式,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動脈粥狀硬化關係密切。

根據102至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歲以上國人高血脂的盛行率高達22.8% ,即每5人就有1人血脂指數超標。

葉宏一說,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高血脂治療認知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有超過半數經確診的高血脂症病人未曾接受治療,且高達7成病人認為靠運動和飲食可有效控制血脂;有33%覺得高血脂症還沒這麼嚴重,可以不用服藥。即使接受治療,也有高達6成曾自行停藥超過7天以上。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秘書長、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李貽恆表示,台灣高血脂症治療存在3大迷思,包含高血脂症單靠運動和飲食就可以控制、血脂下降就可以停藥及擔心副作用而拒絕用藥。

李貽恆說,根據歐洲心臟病學會與歐洲動脈粥狀硬化學會聯合發布的血脂異常管理指南,調整生活習慣可幫助病人降低膽固醇指數,但中高風險以上的病人仍需搭配藥物治療。若無法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應該與醫師討論盡早接受藥物治療,對心血管也能起保護的作用。

病人用藥順從性低,是導致血脂指數無法控制的主因之一,李貽恆說,國外研究顯示,病人如隨意停藥,可能增加心肌梗塞風險;且很多人因為害怕副作用不想服藥,但研究也顯示,服用降血脂藥物後的副作用多半與心理作用有關。

葉宏一說,高血脂初期無明顯症狀,如同健康的隱形殺手,民眾若確診有壞膽固醇偏高問題,可視是否已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來決定藥物介入的時機。

葉宏一表示,若已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應同時給予降血脂藥物和改善飲食及生活方式;若無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者,則先從飲食和生活方式改善作起,若3至6個月後血脂仍異常,則應考慮藥物治療。

李貽恆建議,高血脂症病人可遵循3步驟穩定控制血脂,包含應定期回門診追蹤,抽血測量血脂值;應達到治療控制目標,尤其心血管疾病病人應比一般人更積極治療;即使血脂指數回到正常,也不要擅自停藥或減藥,應與醫師詳加討論。


(封面圖/中央社/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提供)


 

【往下看更多】
新/嚴重災情!親不知子海上古道塌了 入口遭埋畫面曝
餘震出現「罕見2跡象」 專家憂:不排除出現更大地震
新/EMPEROR再+1!「御帝和牛燒肉」查出上百公斤過期牛

 

【今日最熱門】
NONO北市現蹤 爆離婚朱海君…現況曝光
影/中國大媽攻陷日本?大阪城打腰鼓 萬人朝聖驚呆
長期疲倦、咳嗽恐罹癌? 醫曝「7症狀」應及時診治

 

分享 目前無推薦商品

推薦閱讀
分享
目前無推薦商品
上一張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