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密?邊緣人比較容易失智! 想增強腦力可以這樣做

相信大家都有一種感覺,自己在小時候記憶力、學習力都很好,但慢慢長大後,這些能力都大幅衰退。不論是在學習新知,或是單純的背誦,效率都遠低於小時候。因此有不少人擔心自己是否會提早「失智」。其實在醫學上,已經有許多方法能延緩大老老化或增強記憶力,今天就讓專業的醫師Youtuber-蒼藍鴿,來教導我們這些小撇步吧!

▼(圖/翻攝影片)


首先最重要的,人要不斷的學習新知。因為當我們在學習新事物的同時,大腦突觸和別的突觸就會產生新的連結。而這些連結越來越好之後,對我們的記憶力有很大幫助。舉例來說,老人學習使用3C產品就是一種很好的訓練。不斷的「update」大腦,就是有效延緩老化與失智的好方法喔!

第二,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意思。我們接收訊息思考用的腦區,跟表達意思的語言區是不一樣的兩個地方。就像我們能輕易理解一本書的意思,但要我們將其中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時,就是另一種難度,需要經過練習才能順利的完成。重複這種表達自己意思的練習,能對我們的腦區有更進一步的訓練。

第三,多與人互動。科學研究指出,不論是宅宅、邊緣人、離群索居的人,罹患失智症、憂鬱症、甚至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都比一般人要高。因此建立起正常健康的社交關係,對大腦也是有幫助的喔。

▼(圖/翻攝影片)


另外,生活習慣也會影響我們的大腦,像是抽菸、喝酒、嚼檳榔,這種行為會讓我們身體處於發炎狀態,久而久之會傷害大腦血管。而飲食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除了常見的低油、低脂、低鹽、高纖維食物,我們在選擇肉品時,也可以多選擇雞、魚等白肉,會比牛、豬等紅肉要來的健康。在使用油時,橄欖油、葵花油,也會比牛油、豬油健康。

往下看更多新聞!

有許多人認為只要努力提高分數,就能擁有更多選擇,但考取高分後面對社會期待,卻被分數限制了決定。在舊有觀念裡,我們都以為醫學系的學生應該都方向明確、立志從醫;臉書團隊「SELFPICK」徐嘉凱導演專訪一位大二的醫學系學生「嚴一」,而他表示「其實我不想當醫生」。進到醫學系之後,他發現一切都跟他想像的大不相同。反映出現今社會教育問題,值得你我討論與深思。
 
▼75級分就要當醫生?談社會期待 醫學生獨白內心恐懼(翻攝自/SELFPICK)


影片中「嚴一」提到有一位學弟,目標並沒有要往醫學系就讀,原本分數也沒達到醫學系就讀資格,但因某次競賽獲獎,獲得了可以推薦學校的文憑,於是他的身邊開始出現了「不推醫學系好像很可惜」的評論聲,因社會壓力與期待,促使他往醫科方向選擇,成為「被分數限制決定」的血淋淋案例。
 
在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的時候,人們總說「當醫生是你人生的保障」,無論是在經濟、社會地位上能提供更多選擇的基礎。

▼75級分就要當醫生?談社會期待 醫學生獨白內心恐懼(翻攝自/SELFPICK)

 
但「嚴一」表示,當他進了醫學系之後,並不如外界與自己當初所想,進來之後因大家重心都變得只放在「當醫生」,被限縮了選擇的範圍,就好像進了一個很沒夢想的地方。面對人們期待與眼光,讓人活得越來越侷限,並且害怕「會活得不像自己」。反映出現今學生面臨科系選擇、社會眼光、性向探索等教育問題,值得你我討論與深思。


▼75級分就要當醫生?談社會期待 醫學生獨白內心恐懼(翻攝自/SELFPICK)



失智 醫學 知識 飲食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