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北門的吉祥物「虱目魚小子」竟然嚇到日本遊客。這個吉祥物,人臉虱目魚頭、戴著帽子,外界評價褒貶不一,結果一名在台灣的日本部落客,看到本尊後竟然嚇到哭出來。
台南北門吉祥物虱目魚小子,嚇到日籍部落客。日籍部落客YASUO SHIMOSAKA:「他很奇怪,我覺得很恐怖也噁心,請您告訴我,他為什麼戴魚頭的帽子,魚的眼睛噁心死了,糟糕他的表情好恐怖。」從眼神到造型,色色的日本人歐吉桑,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個人臉魚頭,又戴著黃色帽子的雕塑品,竟然是吉祥物。
▲▼(圖/色色的日本人的毆吉桑臉書)
日籍部落客YASUO SHIMOSAKA:「為什麼他戴帽子,魚一定需要戴帽子嗎,真的好恐怖。」用嚇到哭出來,誇張的手法來表現,看到虱目魚小子的驚悚程度,實際上這已經不是虱目魚小子第一次引起爭議,花了十四萬打造的虱目魚小子,原型其實是Q版的,但做出來之後沒有眼白的模樣,還被批評像鬼娃恰吉,後來才改成這個模樣。
▲(圖/色色的日本人的毆吉桑臉書)▼(圖/東森新聞)
當地民眾:「我就把他當做虱目魚啊!可愛啊!虱目魚頭啊!但半夜如果看到,應該會被嚇到。」看久了當地人習以為常,日籍部落客也提出建議,舉了日本奈良吉祥物遷都君的例子,這個有點像台灣三太子的造型,一開始飽受批評,但奈良當局逆向操作,反而人氣很旺,台南北門的虱目魚小子,有可能翻身嗎?習慣的身邊事物,藉由外國人的觀點,或許能給台南市主管機關,多點不一樣的思考。
▼(圖/東森新聞)
(封面圖/色色的日本人的毆吉桑臉書)
往下看更多新聞!二手書店變身旅宿!結合在地美食讓遊客好享受
在書香裡入睡,聽起來很浪漫,台南有一家書店的老闆,就真的在書架中間擺了床鋪,讓顧客睡在書店的藏書裡。這種「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創新點子,活絡了空間,成功解除書店關門危機,業者結合當地知名美食店家,也讓當地小吃有了新商機。
▼(圖/台灣1001個故事)
閱讀空間不是租書店,而是圖書館為概念的二手書店,社會、文學、哲學、旅遊、城市、烹飪類等書籍將近5萬冊,保存狀況良好,其中不乏市面上已經找不到的絕版書,愛交朋友的書店老闆娘EMILY說,每天中午12點到晚上8點,歡迎愛書人推開門走進來,選幾本想看的書、泡杯咖啡找個舒適位子進行知識的字戀儀式,在這裡知識真的無價,書本不賣,閱讀和咖啡全部免費。
▼(圖/台灣1001個故事)
在手機成為生活必需品的滑時代,鼓勵大家看書,書店老闆周榮堂想法老派、作法海派,他不惜成本,特地替愛書人保留了一席之地,喜歡蒐集老東西,對台灣在地文化有情感,希望大家透過閱讀,能夠更認識腳下土地,是另類的文青名士派,「看我們這個樣子,也知道不是文青,知道我們的人都知道,想讓台南更多漂亮的地方、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知道,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做這件事情」。
▼(圖/台灣1001個故事)
一年前原本經營餐廳和民宿的周榮堂,得知原來的書店老闆有意結束營業,他覺得太過可惜,評估之後,花了好幾百萬買下所有的書,三顧茅廬說服不缺錢的屋主重打契約,換他接續經營。為了延續台南的文化風景,周榮堂和太太想到把書店和背包客棧做結合,一樓維持書店原有樣貌,增設二、三、四樓空間做成背包客旅宿,室內設計師發揮巧思,融合書店主題讓書架上不只有書,還有可以枕書入眠的空間,「跟我一般認知的青年旅社不一樣,以前的概念,他都會很簡陋,這個完全打破那個感受。」
▼(圖/台灣1001個故事)
讓客人睡獨立筒床墊、衛浴用品捨棄業界公版,選用台灣的好品牌,不為賺錢把空間塞好塞滿,盡量留白給公共使用,一貫的龜毛態度把事情做到最好,讓背包客也有五星級飯店的享受。睡在書架上的有趣體驗透過網路傳播,不到半年已經成了台南最有賣點的住宿地點。
▼(圖/台灣1001個故事)
巷子內才知道的私房景點、私房菜全都不藏私,還特地拜託知名的小吃老闆一起合作,以超值價格推出套裝美食,一泊三食要讓台南氣味成為思念的味道,盡量想推廣台南在地的文化跟美食,都選老店在地食材的東西,「我們本來就到處吃,不用特地為了推薦,也要店家願意配合,如果她忙不過來也是困擾」。
▼(圖/台灣1001個故事)
出錢出力忙個半天,卻不把賺錢順位擺第一,周榮堂要賺的是故鄉的吸引力和好名聲,「我們就是要讓世界各國的人知道,台南也有一個全世界可以站起的所在 。」為台南人留下一方人文風景,為外地旅人留一張床、點一盞燈,周榮堂和EMILY用傻勁替夢想翻頁,熱愛家鄉不只出一張嘴。
往下看更多新聞!
台北市的重慶南路曾經是書店一條街,充滿書香文化,但未來可能走入歷史,有34年歷史的金石堂城中店將在24號熄燈,讓不少書迷們很惋惜,店家將在最後兩天展開36小時不打烊,還請來作家們進行講座和簽名會,讓大家和百年洋樓書店道別。
▼(圖/東森新聞)
到了畢業季,翻開畢業紀念冊,但這不是學校班級的,而是金石堂城中店,寫下一字一句的不捨,書迷們好不捨,就連香港遊客也特別來蓋紀念戳章,因為金石堂城中店開了34年,但24號將要熄燈。
老顧客許醫生:「我最近來5次快6次,家裡面已經買70本80本。」
老顧客張小姐:「聽說明天就要畢業了,特別過來這邊再懷念一下,覺得書店陪伴我很多美好日子,讓我們需要休息時有個地方,滋養心靈,可是它就要結束畢業了,希望它能夠華麗轉身。」
好久不見的老朋友,專程帶著女兒來回味,從宣布即將畢業,這間分店造訪人潮就比以往多出3到4倍,預估營業額將近千萬元。而營業最後兩天,還特別延長為36小時不打烊,找來暢銷作家安排簽書會,以及系列講座,要陪書迷倒數。但讓書迷不捨的不只是書店而已,位在台北市重慶南路,曾經在日治時代最繁華的本町通,從1940到1990年都是全盛時期。
▼(圖/東森新聞)
金石堂城中店店長陳小姐:「有代表一條整個書街,閱讀風氣和書街的沒落,時代變遷的問題。」當年的重慶南路是書店一條街,象徵國家文化的重鎮,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特色旅館。
金石堂見證了,重慶南路書店市場的起起伏伏。如今因為租約到期,房東不續租,也道盡了實體書店門市的經營難度,重慶南路的濃濃書香,不再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