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對人體來說至關重要,每天都需攝取充足水分,喝水不僅能夠加速新陳代謝,也能幫助人體排除毒素和廢物,就有研究指出,過少的水分攝取可能提高罹患心臟和肺部疾病的風險,甚至可能導致糖尿病和失智等問題。
▼喝水能夠加速新陳代謝。(圖/翻攝自Pexels)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國防醫學院公衛學系教授、三總減重代謝手術暨體重管理中心顧問祝年豐表示,人體一天需要喝到2000~3000c.c.以上的水,才能促進循環、幫助尿液排出毒素或代謝物。
根據《TVBS》的報導,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指出,充足的水分攝取不僅有助於延長壽命,還能減少慢性健康問題的發生,他也引用美國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心血管再生醫學實驗室的研究,該研究發現不足水分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臟和肺部疾病,並提前死亡。研究分析了1萬1255人的數據,這些數據總結了30年的研究,結果發現血清鈉水準(反映身體水分狀態的指標)較高的人更容易患上慢性健康問題,並且比血清鈉水準較低的人提前死亡。
▼水對於人體來說至關重要。(圖/翻攝自Pexels)
研究進一步指出,血清鈉水準最高的人,罹患慢性健康問題的風險高出64%,包括心力衰竭、中風、動脈疾病、肺部疾病、糖尿病和失智等。NHLBI的研究員Natalia Dmitrieva指出,當身體缺乏足夠水分時,會對15種生物標誌物產生影響,包括血壓、膽固醇和葡萄糖(血糖)等;而保持適當的水分攝取則有助於減緩衰老,延長健康的壽命。
江守山也提到,全球約有一半的人口未達到每天攝取6杯(1.5升)水的最低建議量,女性每天應攝取9杯(2.2升)水,而男性則最多可攝取12杯(2~3升)水。補充水分可以來自於水、果汁、咖啡、茶、蔬菜和水果等,同時應留意個人所使用的藥物,因為有些藥物可能導致脫水。
此外,祝年豐也曾經說明,有6種錯誤的喝水方式,包括塑膠杯裝熱水、保特瓶裝熱水、塑膠水壺裝熱水、塑膠吸管喝熱飲、塑膠袋裝熱湯、用塑膠湯匙舀湯。祝年豐表示,上述塑膠容器若是用來盛裝熱水、熱湯,可能會溶出化學物質,而這些化學物質又被稱作「環境賀爾蒙」,也是內分泌干擾物,不但會造成代謝內分泌失調、肥胖,甚至增加罹癌風險。
▼塑膠製品遇熱可能會溶出環境賀爾蒙。(圖/翻攝自Pexels)
(封面圖/翻攝自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