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真相/台灣每30分鐘多一人 失智症新藥問世

聽新聞

台灣每30分鐘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世衛更將失智症列為全球第七大死因。失智之所以可怕,在於它只能延緩病情卻無法治癒,不過有個好消息是,現在「美國」有新藥問世,但這一款「新藥」台灣會上市嗎?

林媽媽vs.陽明交大特聘教授林志潔:「不要再生氣了,(你怕我出去不回來是不是?),(對啊),不會不會,我會回來的。」

一邊安慰母親一邊擦拭眼淚,學霸走上學者之路,林志潔通過重重考驗,如今已是國立大學教授,但只要談到母親,堅強內心瞬間潰堤。

陽明交大特聘教授林志潔:「她會片段性,她的情感我是知道的,這就是我可以撐下去的原因,因為我媽媽還記得我。」

「遺忘」兩個字,是病人和照顧者最害怕,也最不想面對的夢魘。人們對於「失智症」的不理解,剛開始也影響了林志潔,她不斷問自己媽媽為什麼變了,她還回得來嗎。

陽明交大特聘教授林志潔:「她那個時候很沮喪,然後就跟我說她想要自殺,她不想活了。」

林媽媽確診失智症不過才六年,智力和行為已經退化成孩童,24小時都需要有人陪伴,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事物,對林媽媽來說都存在致命危機。

陽明交大特聘教授林志潔:「像她煮東西煮到整個鍋子壞掉,後來我就把瓦斯關掉了,要不然太危險,這個大樓已經警報兩遍了。」

失智症的可怕之處,在於只能「延緩」無法治癒,而全球「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台灣推估每「30分鐘」就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65歲以上失智盛行率,已經達到7.54%,當WHO將失智症列為全球第七大死因,我們面對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準備好了嗎?

大川診所神經內科醫師潘志遠:「單純的老化跟所謂的阿茲海默症,在早期的症狀上,確實我們不太容易去區分出來,因為都是會先從一些注意力或者是記性變差。」

失智不只是記憶衰退,還會影響認知功能,包括性情大變產生幻覺,目前失智症分成三大類,「退化性失智症」有像阿茲海默症和額顳葉型,而「血管性失智症」,通常是因為腦中風或腦部病變引起,都會帶來嚴重傷害。

長庚神經內科部失智症科主任陳怡君:「像阿茲海默症是沒有藥物的,在過去大概就是一些腦部腦力的一些刺激,或者是腦部細胞的保護,類似這樣比較被動式的治療。」

失智症幾乎「無藥可醫」,患者和照顧者束手無策,但近期傳出「新藥」問世的好消息,美國FDA核准了阿茲海默新藥,能有效「延緩」病程,但台灣學界卻是一則喜一則憂,因為初期患者缺乏「病識感」,就診率低,往往錯過第一時間的確診治療,而留下遺憾。

長庚神經內科部失智症科主任陳怡君:「大部分對於比較後期的病人,也就是說她已經症狀很嚴重,或者是中重度以上,但是有類澱粉蛋白堆積的病人,這一類的新藥其實也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效果。」

大川診所神經內科醫師潘志遠:「好像估算的話,納入健保我個人覺得好像有難度。」

新藥問世,固然替失智症危機亮起曙光,但「副作用」和「高藥價」恐怕是一道「難越過的牆」,要正視失智症帶來的難題,還是得從源頭早期診斷做起,尤其65歲後若身體出現十大警訊,就要盡快就醫,早一步發現早一步治療,或許就能替自己和家人,減輕失智症帶來的沉重枷鎖。

(封面圖/東森新聞)
失智症 美國 新藥 阿茲海默 退化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台灣金牌啦!!!!4:0完封日本 中華隊12強奪金破台灣記錄 終止日本國際賽27連勝

台灣金牌啦!!!!4:0完封日本 中華隊12強奪金破台灣記錄 終止日本國際賽27連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