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吃飽後總會感覺到想睡覺,開始注意力不集中,其實這是「食物性昏迷現象(Food Comas)」,專家指出,這通常和吃下的食物有關係,「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進食過量會導致胃部和腸道過度擴張,增加了血液循環到腸道的需求」,因此民眾可以盡量避免這些食物。
▼許多人吃飽了就想睡覺。(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台大營養教育與傳播講師洪泰雄在臉書粉專「洪泰雄營養教育」說明,食物性昏迷現象(Food Comas)是指在進食後感到昏昏欲睡或精神不集中的現象。「我在多所大學教授營養課程,常有學生上課昏睡情形,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進食大量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之後。」
洪泰雄也指出,吃飽後想睡覺的原因,是因為進食過量會導致胃部和腸道過度擴張,增加了血液循環到腸道的需求,使得大量的血液流向腸道和胃部,導致腦部缺氧,同時食物消化和代謝過程中,也會釋放出大量的荷爾蒙和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可以影響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進一步加劇昏睡感。
因此大家在進食時,可以盡量避免高糖分和高脂肪的食物,此外,攝取過多的蛋白質也可能會導致類似食物性昏迷的症狀,如昏睡的感覺、精神不集中等。這是因為攝入過多的蛋白質需要胃腸道消化和吸收,過多的蛋白質可能會加重腸胃負擔,導致血液流向腸道,血液供應到腦部減少,進而導致昏睡感等症狀。
▼攝取蛋白質也要適量。(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不過洪泰雄也提醒民眾,每個人需要攝取多少蛋白質是因人而異,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年齡、性別、體重、身體活動水平、健康狀況等,一般來說,成年人每天攝取的蛋白質應該在體重的0.8至1.2克/千克之間,例如體重為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的蛋白質攝取量應為56至84克之間,但若是運動員、懷孕婦女、哺乳期婦女等,可能需要攝取更多的蛋白質,因此需要依照自己的身體狀況來衡量攝取量。
▼均衡飲食有助身體健康。(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本文獲臉書粉專「洪泰雄營養教育」授權提供》
(封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