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流感季來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國外研究顯示,COVID-19、流感雙重感染者鼻塞、咳嗽、發燒、頭痛和肌肉痠痛等5種輕症症狀會比較明顯。
▼3日下午新增33,43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3,377例本土個案及54例境外移入。(圖/翻攝自衛生福利部臉書)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日前示警,今年將是流感大年,指揮中心也不斷提醒隨著10月13日開放邊境「0+7」,入境者不再需要居家檢疫後,可能不只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也會有一波流感流行。
羅一鈞在3日下午疫情記者會中表示,天氣轉涼,進入流感季,類流感通報系統件數確實比上個月增加,近幾週陽性件數都落在80多件,A型流感為主,還沒有流感重症病例。流感與COVID-19症狀接近,但流感篩檢敏感度較低,類流感患者仰賴臨床醫師判斷,如發燒、肌肉酸痛、呼吸道症狀等。
▼指揮中心修訂COVID-19重複感染(reinfection)定義。(圖/翻攝自衛生福利部臉書)
針對COVID-19、流感雙重流行,羅一鈞引用美國梅約診所做的同時感染Omicron及流感分析研究,發現並沒有感染COVID-19後,更容易罹患流感現象。研究單獨感染及雙重感染各115名患者,雙重感染個案症狀在輕症表現上會比較明顯, 包含鼻塞、咳嗽、發燒、頭痛和肌肉痠痛。
雖然研究顯示雙重感染不會增加重症或死亡風險,但指揮中心仍提醒民眾儘速完成流感疫苗接種。據統計,昨天流感疫苗接種4萬45人次,自10月1日開打累計施打約18萬1000人次,與去年同期19萬3000多例相比數量較少,可能與適逢假日,提供接種地點較少有關。
▼怎麼知道重複感染?指揮中心一張圖帶你辨別。(圖/翻攝自衛生福利部臉書)
●東森新聞提醒您●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
(封面圖/指揮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