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血便!他肚子狂傳咕嚕聲 一檢查竟是大腸癌

聽新聞

身體出現任何的警訊,真的都不能夠輕忽。近日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節目分享,一名患者睡覺時常會聽到肚子傳來「咕嚕咕嚕」的聲音,原先以為是腸躁症,未料就醫檢查發現竟然是大腸癌。

▼一名患者因腸胃不適,就醫檢查發現罹患大腸癌。(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一名患者因腸胃不適,就醫檢查發現罹患大腸癌。(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錢政弘在節目《健康2.0》指出,這名51歲的患者大概在就診前3個月,他發現自己出現一些腸胃道的症狀,例如晚上一直聽到肚子傳來「咕嚕咕嚕」的聲音,起初患者以為可能是工作壓力大,導致腸躁症發生,不過後來發現每天的排便次數越來越多,從原先10多年來都維持一天2至3次的排便習慣,到後來變成一天7至8次,且出來的排泄物都是稀稀散散的,「沒辦法成形」。

一開始患者有嘗試服用益生菌,不過症狀都沒有緩解,直到後來做了大腸鏡檢查,才發現降結腸的地方長了一個5公分腫瘤,整個管徑大約減少了2分之1,也因此導致糞便雖然可以經過腸子,但是沒辦法成形。錢政弘也解釋,因為病患剛好腫瘤上沒有出現潰瘍、出血,排泄出大腸癌的典型「血便」,才會沒有警覺到自己罹患了大腸癌。

延伸閱讀>>便便顏色變黑!她不當一回事 就醫竟已大腸癌第四期

▼不是沒有排泄出「血便」,就沒有罹患大腸癌。(示意圖/Photo AC)

▼不是沒有排泄出「血便」,就沒有罹患大腸癌。(示意圖/Photo AC)
此外,錢政弘也整理出大腸若長腫瘤,不同位置會出現不同症狀。

大腸長腫瘤,不同位置會出現不同症狀

一、長在右側升結腸:

會出現貧血、疲勞、呼吸喘、心悸,腫瘤若有出血,糞便會呈現紅褐色。

二、長在左側的降結腸或乙狀腸:

排便習慣可能會改變,本來是成形的糞便會變得較軟、腫瘤出血時,糞便是呈現鮮紅色。另外,也可能有腸阻塞情況發生,特別是飯後肚子容易有絞痛現象。

三、直腸大腸癌:

腸阻塞會導致便祕、腹瀉或裏急後重(想要排便的感覺可是又解不出來的情形),且會解出鮮血、混有鮮血糞便。

延伸閱讀>>愛吃2類食物長息肉!婦拖2年突血便 醫搖頭:第三期了

錢政弘也提醒,民眾若發現排便次數改變,或者是糞便變得比較鬆軟,這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訊,民眾可能要就醫檢查。

▼排便次數改變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訊。(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排便次數改變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訊(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衛生福利部也在官網表示,大腸癌是我國罹癌人數第一位已超過十年,但其實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21%至25%的大腸癌,其實是可以透過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而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因此大腸癌可說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謹記護腸四重點,「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期篩檢、確診後定期治療」。

另外,國民健康署也有補助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糞便潛血檢查沒有侵入性也不會造成疼痛,且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僅需在使用糞便採集棒刮取檢體並送回檢驗單位,便可等待篩檢結果,且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篩檢資料顯示,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每22人就有1人為大腸癌,而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23%大腸癌死亡率。

▲▼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可以每2年有1次的可以做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圖/翻攝自衛生福利部官網)
▲▼50歲以上未滿75歲民眾,每2年可進行一次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圖/翻攝自衛生福利部官網)

▲▼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可以每2年有1次的可以做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圖/翻攝自衛生福利部官網)

(封面示意圖/Photo AC)

大腸癌 胃腸肝膽科 醫師 錢政弘 症狀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