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連假第一天高溫上看34度,氣象局預報員表示,明後天溫度會再升高,隨著近日氣溫飆升,急診室醫生翁梓華表示,常有民眾跑來說自己「中暑」,結果後來發現部分人的觀念有錯誤,因此特地在臉書發文,替讀者們釐清「熱到」與「中暑」的差別。
▼端午節台灣各地熱如盛夏。(圖/翻攝自中央氣象局)
翁梓華在其臉書粉專「急診柯男-翁梓華醫師」表示,熱到與中暑兩者相差甚遠!民眾常說的「中暑」其實是假中暑,指的是「熱暈厥」,大多只要稍微散熱就無礙,死亡率低,而醫學上的中暑指的是「熱休克」,致死率極高。醫師為了幫大家觀念辯證,特地將4種常見熱傷害分類,盼民眾能更了解。
一、熱暈厥(Heat Syncope)
翁梓華表示,這才是民眾版常說的「假的中暑」,成因主要是因為患者可能因長時間站立、運動,同時天氣又太熱,讓周邊血管擴張最後導致血液回流到大腦的量不足而造成暫時性的意識喪失,大多只要稍微散熱就無礙。
▼熱暈厥是大眾所說的中暑。(示意圖/pixabay)
二、熱痙攣(Heat Cramp)
翁梓華指出,身體在天氣熱的時候運動,容易流失太多水分與電解質,而肌肉也因為電解質的不平衡而產生類似抽筋的現象,這樣的情況,通常在補充足夠的水分與電解質後就會緩解。
三、熱衰竭(Heat Exhaustion)
翁梓華說,這個的情況又比熱痙攣更嚴重,身體已經達到溫度控制的臨界值,會伴隨體溫的上升(但體溫不高於40度),同時可能會伴隨肌肉抽筋、噁心、嘔吐、頭痛等現象。
四、熱休克(Heat Shock)
翁梓華表示,這才是真正醫學上的「中暑」!身體已經對於體溫控制失去控制能力,這類病人甚至會「無汗(Anhidrosis)」,症狀會是高溫(>40度)加上神經學症狀,像是譫妄、走路不穩、昏迷、癲癇,死亡率甚至可以高達63%。
▼熱休克是醫學上的中暑,死亡率甚至可以高達63%。(示意圖/pixabay)
翁梓華坦言,在急診對於一般的熱傷害像是熱暈厥、熱痙攣,大多都是支持性的療法,如果病患在初步的照顧之後有改善,我們就會讓他回家,不過,如果是熱衰竭或是熱休克,醫師都會積極降溫,像是讓病人吹電風扇、泡冰水、甚至是直接把冰塊倒在他身上(鼠蹊部、腋下、頸部),儘量在一個小時之內讓體溫降到39度以下。
▼翁梓華將常見的熱傷害分類整理。(圖/翻攝自「急診柯男-翁梓華醫師」臉書)
(封面示意圖/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