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份攝取對於人體來說相當重要,人可以一天不吃東西,但絕不可以一天不喝水,充足的水份能使體內新陳代謝順利進行,同時也能讓腎臟順利地將體內廢物排除,那,人一天究竟該喝多少水呢?對此,家庭醫學會專科醫師陳韋螢就在臉書分享一道「喝水公式」,另外加碼分享4大重點必須注意。
▼陳韋螢就在臉書分享喝水公式。(圖/翻攝自陳韋螢臉書)
陳韋螢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喝水公式,人體一天的飲水量粗估為體重(公斤)乘以30~35毫升,譬如說60公斤的人,一天的飲水量約落在1800至2100cc,她也提到,除了流汗跟排尿會流失水份,其實呼吸及皮膚表面蒸散也會使水份喪失。
陳韋螢還分享補水的4大重點,首先,有些人並非常常有時間補水,而為了達到一天的攝取量,會在休息時間一瞬間爆喝一大堆水,其實短時間內攝取大量水份身體是無法吸收的,反而會造成身體不適,最好的做法是「分段小口小口的喝」,身體才能有效吸收跟運用。
▼人體一天的飲水量粗估為體重(公斤)乘以30~35毫升。(圖/翻攝自陳韋螢臉書)
另外,當人體缺乏水份的時會釋放訊息給腦部的下視丘,此時下視丘的口渴中樞被刺激後會引發口渴、想飲水的感覺,感覺產生代表身體已經處於相對缺水的狀態,許多靜態工作者甚至可能一整天都沒有甚麼口渴的感覺,但這不代表身體不需要水份,而等到感覺口渴時,體內已經缺水好一段時間了。
陳韋螢指出,觀察排尿顏色也能幫助判斷是否需要多喝,因為每個人工作、運動及活動型態都不同,所以補水量可以說是因人而異,如果在上廁所時看到尿很黃,就代表應該要補水了。
最後,陳韋螢提到,慢性心肝腎疾病者在增加飲水量前勢必得詢問醫生,因為這類民眾身體排除水份的能力與一般人不同,攝取過多的水份若是無法排出可能造成水腫,像下肢水腫、肺水腫或腹水等等,多餘的體液堆積會讓心肺狀態惡化。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文章來源:補水多少才夠?她曝「喝水公式」…還有4重點要注意
由《CTWANT》授權轉載。
(封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