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網友回憶求學時時薪只有66元,和現在時薪176元相去甚遠,好奇「那個時代的人怎麼活的?」其他人卻認為當時生活比現在輕鬆,更指出當年「月薪2萬元可輕鬆買房」。
★【理財達人秀】開紅盤必做 這樣買不會輸!存股變飆股 該賣vs該抱緊?★
有網友在論壇PTT發文,回憶當年自己還在讀大學時,時薪只有66元,而且這個薪資標準還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對照現今的最低基本工資176元,上漲將近3倍,落差甚大,讓他好奇發問:「物價漲幅感覺沒差那麼多,很明顯是66元是偏低,那個時代的人是怎麼活的?」
▼有網友回憶起多年前時薪66元的薪資標準曾維持很長一段時間,好奇當時的人們怎麼生活。(示意圖/取自Pexels)
此貼文引來許多網友一起想當年,有網友犀利的點破關鍵因素:當年的物價低+調漲的是「基本工資的時薪」。近年來雖然時薪與基本工資數次調漲,但不是領基本工資的人未必會因此受惠,且每一次調漲基本工資後,往往也帶動了物價隨之上漲,不是領基本工資的人,薪資漲幅就遠遠比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一樣領2萬至3萬元,物價差真大」、「用時薪看不準,現在月薪只比那時候多40%」、「台灣基本薪資沒啥漲啊,時薪比較有感」、「時薪66元的時代,物價也相對低啊」。
還有不少網友紛紛懷念那個年代的物價:「那時候雞排+珍奶只要$50」、「那個時候麵線20元,美好年代」、「雞排以前3塊100元」、「那時候小籠包、紅豆餅3個10塊」、「以前沒什麼東西好買,也不流行出國,放假逛個光南,買張CD,花個500買個遊戲,就能玩」、「30元大乾麵+15元珍奶就可以吃飽的時代」。更令人感慨的是薪資與買房間的關係:「那時候月薪2萬元輕鬆買房」、「爽爽買房的年代」。
▼網友表示,當時的民生物價不高,許多小吃都很平價。(示意圖/取自pixabay)
(封面示意圖/取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