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熱絡往往也帶動人口移動,近年價量齊揚的高雄市,家戶密度也產生變化。統計數據發現,高雄近5年家戶密度增加最多為蛋白區橋頭區、仁武區,且房價皆漲了6成,顯現房市發展的大躍進。
台灣房屋根據高雄市都發局住宅生活網數據,統計高雄近5年家戶密度,最稠密區仍以傳統舊商圈為主,其中新興區以每平方公里1萬1715戶密度最高,其次為苓雅區及鹽埕區。
▼高雄近年稠密區仍以舊商圈為主(圖/台灣房屋提供)
不過從成長率來看,橋頭區家戶密度至今年8月止,為每平方公里621戶,相比2018年同期的每平方公里529戶,密度增加約17%最多。其次為仁武區增幅15%;有台積電話題的楠梓區增加8%位居第3名,其餘包括前金區及鳥松區,家戶密度均有5%~7%增幅。
▼高雄近5年家戶成長率,橋頭、仁武等蛋白區表現優異(圖/台灣房屋提供)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家戶密度增高與住宅供需、設籍人口、戶數成長息息相關,人口、住宅戶數增多,家戶密度越來越高,呈現出該區房市發展的躍進。
從密度增幅最高的橋頭、仁武及楠梓區皆屬蛋白區來看,李家妮認為有3大共通點,一是區內皆擁有深具發展潛力的「新興重劃區」,土地開發尚未飽和,有利多元建設進場,帶動人口家戶成長。
二是具備磁吸人口紅利的「產業建設議題」,包括橋頭科學園區、仁武航太產業園區、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前楠梓加工區)等,近一年再受台積電設廠話題推動,未來就業機會增加、區域發展紅利多,相對支撐人口移入布局。
▼橋頭科學園區等產業建設議題磁吸人口紅利(圖/翻攝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其三則是「住宅類型改變」,這三區早期多為透天宅,如今大樓、華廈越蓋越多,家戶數也因此後來居上。
隨著家戶密度增加,房價也因具人口紅利的支撐力而跟著爬升。根據台灣房屋統計,橋頭、仁武區5年來房價平均漲幅均超過6成,楠梓區也漲逾4成,整體房價皆從1字頭竄上2字頭。
台灣房屋三多捷運加盟店店長吳泓億表示,橋頭、仁武及楠梓早年對高雄人來說屬於較偏的蛋白區,近幾年產業建設話題多元,又都是台積電設廠受惠區,因此發展迅速蓬勃,加上房價相較市區親民、住宅產品選擇性多,相對更吸引首購與小家庭客群進場。
吳泓億認為,大量人口紅利帶來住宅需求、具備交通生活機能及發展潛力等優勢,都是牽動房價上漲因素之一,橋頭主要購屋熱區集中在鄰近捷運青埔站的橋頭新市鎮,仁武區則包括像澄德、84期重劃區、楠梓的高大特區等,最高房價皆已站上3字頭。
(封面圖/台灣房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