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快速飆升,加上央行3月以來兩度宣布升息,令許多有意買房的民眾都感到壓力益發沉重。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人咬牙進場,主要原因就是擔心「再不買將來會更貴」,然而,近日有一名網友卻發表不同的論點,認為在目前房市過熱的狀況急著進場並不理智,尤其是經濟實力還不穩的年輕人,建議若存下了第一桶金,應該做的並不是買房,而要先學習投資,更列出5大原因,奉勸年輕人不要太早買房。
★營建龍頭看房市「價格止不住」 曝升息「這狀況」反而是購屋動機
該名網友是在網路論壇上發文,標題直接就挑明「千萬不要太早買房」,他認為,年輕人不該太早將大筆資金投到買房,反而應該先租房,將存下的錢學習投資,從最基本的金融股或ETF開始都可以,確定被動收入能穩定增加後,再考慮買房,利用被動收入支付房貸,會比完全靠自己薪資收入還房貸更有效率,壓力也才不會太大。
▼原PO認為,年輕人的第一桶金應該先拿去投資,而不要急著買房。(示意圖/取自pixabay)
原PO在文中還仔細列出了五大原因,說明他認為年輕人為何不應該太早買房。
一、不要聽說房子以後會越貴就買
首先,原PO認為坊間流傳「現在不買以後會更貴」的說法有盲點,因為如果現在買不起,幹嘛聽別人說以後會越貴就買?原PO還舉例,假設A、B兩人的月薪同樣都是6萬5,工作4年後,也都存了200萬,A拿出全部存款,再加上家裡贊助,買了1000多萬的房子,房貸一個月要還3萬多。結果後來很長一段時間,A的月收只有6萬多,薪水成長幅度也很有限,為了背負房貸,平常生活開銷必須精打細算,而這還是他只和女友同居,還沒結婚生子的狀況,加上女友的收入也一般,幫不上太多忙,但綁了30年房貸,資金完全被卡住,也只能咬牙苦撐,若薪資沒有明顯成長,基本上未來30年大概就是這樣了。反觀B,選擇先穩定投資,住在公司宿舍,免房租水電,騎機車到公司也可以免費停車,居住和交通費用省下許多,推估一個月可以存5萬左右,和A相較,兩個人一個月的居住開銷差了不少,若再將時間拉長,差距會更明顯。
二、年輕人可能面臨工作調動,居住地點還不穩定
年輕人還在職涯打拚階段,很可能因換工作而改變生活圈,假如買了房子,卻因工作調動自己還是要在外面租房子,就等於要支付兩種居住開銷,很划不來,因此原PO建議,不如將頭期款拿來投資,以300萬為例,穩定投入金融股或ETF,以最基本5%殖利率來算,一年能有15萬,用來當作租金補貼不無小補。
三、不能保證房價永遠不會跌
雖然許多年輕人哀嘆買不起房,但多數人的家中的長輩都有房子,原PO分析,等到下一代繼承後,加上建商改建,大多都拆掉老屋然後蓋更高戶數,房子只會更多,加上台灣少子化的趨勢明顯,將來房子如果供過於求,恐怕就會跌價。原PO建議,一般人無法掌控房價漲跌,但每個人能掌控自己的居住成本,建議急著買房之前,要先想想自己到底能不能負擔。
▼原PO認為,年輕人別因為和怕以後買不了而衝動買房,要先仔細估算自己能負擔的範圍。(示意圖/取自pixabay)
四、老了沒人要租給你?有其他的居住選擇
原PO指出,正如之前所說,多數長輩都有房子,如果家裡有房子,而自己又是獨生子女,將來有機會繼承房產,根本不用擔心老了沒有房東願意租屋的問題。就算沒有房子繼承,老了也可考慮住養老院,可能還更舒服。
五、鄰居素質和房屋品質難以掌握
年輕人買房的風險高,有些年輕人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沒有做好功課就急著買房,後來才發現房屋有有問題,除了房子本身之外,四週的鄰居素質和居住環境更不容易觀察,萬一遇上惡鄰居,恐怕很難解套。
▼原PO認為,年輕人的第一桶金應該先拿去投資,而不要急著買房。(示意圖/取自pixabay)
原PO表示,房子確實是非常好開槓桿的工具,利息低且相對保值,但最重要的前提是,買房要控制在自己可以負擔的範圍之內,一般來說買房開銷不要超過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原PO並表示,自己是會等到存款至少有600萬以上,才會考慮拿一部分買房子。並再次強調,自己不會在年輕時,就將全部身家全部梭哈投入買房,因為自認這樣的風險真的太高,一不小心恐怕還會影響一輩子的生活。原PO認為,除非年輕人是完全不會學習投資理財,自己又很容易亂花錢,想買的房價也在合理負擔範圍內的人,再考慮買房吧,否則「先學投資再買房」,才是比較好的選擇。
(封面示意圖/取自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