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公司創辦人施正榮,曾身價達186億美元,榮登2016年大陸首富。(圖/取自微博)
他只用5年時間,就讓公司成為全球太陽能企業前三強,並讓自己成為身價186億美元(約新台幣5720億元)的新任大陸首富。然而,僅僅7年時間,上千億財富就已煙消雲散,而他正是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的創辦人施正榮。
施正榮出生在江蘇一個名叫太平村的小村莊,當時母親生了一對雙胞胎,他是弟弟,但此時家中已有了兩個孩子,若再加上他倆,四個孩子對於家庭負擔太重,因此,母親便把他送給了一個剛產下死胎的施家。而施正榮從小就相當懂事,從6歲就開始幫忙家中生計,養父母也是非常疼愛他,雖然家裡貧窮,但一直供他上學。
▲施正榮和無錫市政府合作,合資成立了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圖/取自微博)
直到大學時,施正榮的聰明才智更被完全發揮出來,在長春理工讀完主修後,又在中科院拿到了碩士學位,兩年後,更以公費留學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 而在留學期間,施正榮就以多晶矽薄膜太陽電池技術拿到了博士學位,並且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現如何將矽薄膜安裝在玻璃上的人,同時手中還握著10多項太陽能電池的發明專利,更憑此成為澳大利亞太平洋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
不過,當時大陸正鼓勵華人回國創業,就這樣,無錫市政府和施正榮搭上線,於是,施正榮放棄了學術研究,帶著兩年薪水約40萬美元(約新台幣1230萬元)回大陸創業。並且在無錫市政府的幫助下,當地的8家國企出資650萬美元(約新台幣1.99億元),再加上施正榮的現金加技術估價為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150萬元),因此,雙方便以850萬美元(約新台幣2.61億元)合資成立了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且由施正榮擔任總經理一職。
然而,當時的大陸太陽能產業才剛起步,需求量不高,甚至施正榮到了30多個城市轉了好幾圈,都沒有找到一個可靠的買家。也因為如此,他決定先到歐洲找尋機會,就在德國柏林的太陽能展覽上,「無錫尚德」是唯一的亞洲公司,儘管許多歐洲人對於亞洲開始發展太陽能產業覺得奇怪,但等他們詳細瞭解了「無錫尚德」的產品與施正榮的履歷,便立刻將施正榮團團圍住,那幾天,他簽合約幾乎簽到手軟。而施政榮之所以能得到歐洲市場的青睞,也正是因為他抓準了太陽能產業最關鍵的問題,一是轉換效率,二是成本。
▲「無錫尚德」上市僅7年時間,股價就跌至1美元,也讓施正榮的身價就此歸零。(圖/取自百度百科)
就在施正榮以國際領先的技術進攻下,不僅市場迅速打開,到2004年年底,「無錫尚德」銷售收入已達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0億元),成為全球太陽能產業中三巨頭之一。直到2005年,「無錫尚德」更是一飛衝天,並且在紐交所上市,當日收盤時,每股達到34.02美元(約新台幣1046元),也讓施正榮的身價達到186億美元(約新台幣5720億元)的高峰,並成為2006年的大陸首富。
另外,2005年至2007年期間,「無錫尚德」的銷售額更從2億美元(約新台幣61.5億元)增加到13.48億美元(約新台幣414億元),利潤也從3千多萬美元(約新台幣9.2億元)直線上升到1.7億美元(約新台幣52.2億元)。而那一刻的施正榮躊躇滿志,甚至興奮的表示,「從今以後再也不去掙一分錢,只花錢。」此外,施正榮當年更坐擁近十輛名車,光是寶馬就有好幾輛,還有賓士、賓利、荒原路華、富豪等多台名車。曾經有人問他,「你買那麼多車幹嘛?」施正榮反問,「那你買那麼多衣服幹嗎?」對方說,「穿啊」,他也回答,「就是開啊!」
但隨著施正榮的成功來的快,失敗也快,到了2012年上半年,「無錫尚德」上市僅7年時間,股價就從最高時的80美元(約新台幣2460元),跌到了1美元(約新台幣30.7元),也讓施正榮的身價就此歸零。當時就有媒體曾報導:「從某種意義上說,太陽能企業是『黑了大陸的環境』去幫助歐美國家實現『綠色』。」不過,施正榮與「無錫尚德」從無限風光與盛極而衰,也只是整個太陽能產業的一個縮影而已。
從用一根繡花針擺路邊攤,到如今的大陸「飾品女皇」,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成為浙商群體中最具傳奇色彩的女企業家。無論是富比士富豪榜還是胡潤富豪榜,她更都是榜上有名,並憑藉36億美元(約新台幣1100億元)的身家榮登「浙江女首富」。不過,如今周曉光不僅資金鏈告急,旗下公司更深陷債務危機,除了兩檔發行總額為人民幣30億元(約新台幣133億元)的債券發生違約,公司後續還有人民幣百億元(約新台幣443億元)的債務壓頂。
而人稱最勵志的「浙江女首富」周曉光,出生於1962年,她的出生地嶺北周村,就位於東陽、義烏、諸暨三市的交接地帶,也因為身處貧困山區,周曉光因繳不起學費很早就輟學了。而後,周曉光便與母親開始出門做生意,從諸暨挑著擔子到義烏,跑起了做針線的小攤販生意,甚至從東北到海南島,四處都有她南闖北走的身影。就這樣,周曉光用了7年時間,跑遍了大半個大陸,也正是這樣的「不辭辛勞」,讓她對大陸的飾品市場幾乎瞭如指掌。
▲周曉光婚後,便和丈夫虞云新一同創業,還在義烏創辦了「新光飾品公司」。(圖/取自百度百科)
直到1985年時,周曉光嫁給了同樣做繡花樣的丈夫虞云新。婚後,兩人便拿出所有積蓄,在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上買下了一個攤位,夫妻倆人則一個到廣東進貨,另一個留在義烏擺攤賣貨。幾年後,他們就在義烏最好的小區買了房子,並且還在市中心買下店面開起店鋪。1995年時,周曉光就在義烏創辦了「新光飾品公司」,開始建立自己的飾品加工廠,直到今日,這家公司仍然在飾品行業中,居於龍頭地位,也讓義烏地區多年來流傳這樣一句話:「浙江有義烏,義烏有新光。」
儘管周曉光如今的商業帝國,已涉及地產、金融等多個領域,旗下有一家上市公司、近百家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公司,超過40家參股公司,更在今年前期,總資產達人民幣800億元(約新台幣3547億元)。不過,近期周曉光卻面臨了創業以來的重大考驗。9月25日時,以新光控股為發行主體的「15新光01」和「17新光控CP001」到期後,並未將債券回售資金劃至指定銀行賬戶,發生違約事件,因此需連本帶利賠償約人民幣30億元(約新台幣133億元)。
▲新光集團如今面臨財務困難,公司內部甚至還有一筆人民幣130億元(約新台幣443億元)的債務。(圖/取自百度百科)
此外,據陸媒報導,新光集團旗下還有一筆人民幣130億元(約新台幣443億元)的債務,而目前新光集團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基本上也已全部質押。另外,據新光集團內部人士徐軍分析表示,若從外部因素來看,新光集團遭此「劫難」,主要有三點原因:一是受金融形勢、環境和政策變化的影響,民營企業融資普遍艱難;二為今年大陸國內債券違約事件頻發,大幅度的惡化了浙商群體的金融生態;第三,不久前發生的一些負面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公司多項重大融資計劃的開展。
由於2004年時,周曉光夫婦認為,多元化的經營能在短時間內積累財富。因此,大張旗鼓將公司發展成為一家集實業、地產、投資、商貿、互聯網等多元業務於一體的民營企業集團。而如此瘋狂擴張的結果,卻導致債務急劇膨脹,再加上自身主業發展並不順利,更讓公司盈利能力變低。對此,外界也紛紛擔憂在這次的危機面前,一代浙商傳奇周曉光,是否會就此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