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約有9成毛巾都來自雲林虎尾,國內前三大的毛巾廠也藏身在這,月產能最高達到40萬條,從一開始付不出員工薪水,到現在營收上億,有什麼成功秘訣?
★最新、最熱門影片你還沒看過?★
【EBC東森新聞有IG了,一起追蹤吧】
▼(圖/東森新聞)
市面上熱銷的毛巾蛋糕、偶像聯名大浴巾,五花八門產品全部來自雲林虎尾。
原紗球拉出一條條縱橫交錯的紗線,美的像幅畫,接著穿過上百個孔洞,透過整經機台,不同顏色要換線還要靠人工調整。
整理好的原紗盤頭,透過織造機來回不停穿梭,短短幾分鐘就能織成一條毛巾。
毛巾廠員工黃小姐:「你從染紗到那個整經,再包括製程出來的話喔,大約都是要30到40個工作天了。」
毛巾除了整經、將紗外,要有好的手感,剪絨這一步絕對少不了,像這樣的工廠,月產能最多40萬條,也是台灣前三大的毛巾廠。
▼(圖/東森新聞)
毛巾廠總經理張旭初:「其實我們到第2個月,那個薪水就付不出來了,(為什麼?)因為第一個月的毛巾還沒賣出去,一開始根本都不會經營。」
民國71年成立,從資本額3萬,到切入客製化市場,營收高達上億元。
毛巾廠總經理張旭初:「那我們最輝煌的事情應該是說,從82年到92年之間,這10年當中,因為那個剛好一些品牌的一個盛行。」
▼(圖/東森新聞)
技術資金手上都有,困擾業者的卻是缺工問題。
毛巾廠總經理張旭初:「半自動化,當然還需要人,像織廠、車間都需要擋車工嘛,現在是人才的培訓不是太容易,因為年輕人不願意進入到工廠來。」
台灣傳統產業留才不易,如何把MIT好手藝繼續傳承,恐怕是無可避免的一大難題。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