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連續42年排名國人10大死因榜首,但要如何察覺罹病前兆,坊間卻有不同說法。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就在臉書「黃軒醫師 Dr. Ooi Hean」分享10大癌症警訊,如有體重迅速下滑、持續性發熱、排便異常、吞嚥困難,甚至是咳嗽,都可能是癌症徵兆。
持續性發熱如長期發燒且伴隨乏力、食欲不振,可能是血液腫瘤早期徵兆,如白血病或淋巴癌,並可能有體重減輕、夜間盜汗或反覆感染情況,應及時進行血液檢查或骨髓活檢。
若舌頭有白斑或口腔潰瘍持續不癒,且超過2週以上,並有疼痛、出血或感覺異常,可能是口腔癌早期徵兆,如有這類口腔潰爛不癒合情形,應立即尋求口腔科或頭頸外科醫生檢查。
若有持續吞嚥困難,尤其進食固體食物感覺哽噎,並伴隨胸骨後脹痛或燒灼感,可能是食道癌早期徵兆,此情況隨病情推展,可能有影響液體食物吞嚥、體重下降、反酸、嘔吐或聲音嘶啞等情形,應及早進行內視鏡檢查及活檢。
體重不明迅速減輕,一直是重要健康警訊,這除可能是惡性腫瘤,還可能與糖尿病或甲狀腺機能亢進有關,其中胰腺癌、胃癌或肺癌會消耗大量身體能量,同時分泌影響代謝物質,導致體重迅速下降。
停經後或非經期陰道出血需特別重視,尤其是出血沒有明顯原因時,可能是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或其他婦科腫瘤,或癌前病變信號,也可能是子宮內膜增生、子宮肌瘤或激素失衡。
若頭痛頻率或強度逐漸加重,且伴有噁心、嘔吐或視力模糊、肢體無力、行動不穩或語言困難,可能是罹患腦腫瘤,特別是早晨頭痛較明顯、改變體位後情況加劇,就是需立即就醫的危險信號。
如淋巴結長期腫脹且無明顯疼痛感,但有觸感硬結或固定不動,可能是惡性淋巴瘤或腫瘤早期徵兆。淋巴結腫大多與感染有關,並有發熱或痛感,且會在感染消退後逐漸縮小,但若腫大持續數週以上且無法消退,特別發生在頸部、腋下或腹股溝等部位,就應考慮檢查。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惡性淋巴瘤等進展迅速的腫瘤的改善預後至關重要。
排便形狀或頻率持續改變,特別是糞便帶血、持續腹瀉或排便困難,可能是大腸癌早期徵兆,此異常通常表現為糞便變細、顏色變深或混有鮮血,並可能伴有腹痛、腹脹或未排淨感
若持續咽喉疼痛或聲音嘶啞,且無明顯感染或其感冒、過度用聲等其他原因,就可能與甲狀腺癌或喉癌有關。甲狀腺癌通常伴隨頸部腫塊或吞嚥困難;喉癌則可能表現為聲音改變、吞嚥疼痛或呼吸困難。若症狀持續超過2週且無改善,建議盡快就醫,
持續超過2週、常規治療無法改善的長期反覆咳嗽,可能是肺癌,且若伴隨痰中帶血、呼吸困難、胸痛或不明原因體重下降,需更加重視。肺癌早期的症狀常不明顯,容易與慢性支氣管炎或感染混淆,但持續性咳嗽是其重要警訊之一。
黃軒提醒,癌症不是1天形成的,「這些腫瘤早已在你體內存在一段時間」,腫瘤要長到通過影像學檢測到需要很多時間,不能忽視身體一直傳達的警訊,並指全球50歲以下癌症發生率已增加79.1%,死亡率也增加27.7%,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