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天之女余苑綺於21日不敵直腸癌逝世。事實上,大腸直腸癌長年為「十大癌症」排名之首,每年有超過1萬人以上罹癌、過半數者因罹癌死亡。衛福部國健署指出,大腸癌早期無特定症狀,最可靠辦法仍是透過「大腸癌篩檢」揪出及早癌細胞並加以治療。
▼大腸癌早期無特定症狀。(圖/潮健康)
大腸癌早期並無特定徵兆可循,出現哪些症狀應就醫?根據國健署資料,臨床統計大腸癌患者較常發生的症狀為血便、大便有黏液、排便習慣改變(如一下腹瀉、一下便祕);另外,大便變細變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腹部觸摸到腫塊等等。若有類似症狀出現,可尋求專科醫師檢查。
大腸癌的風險因子有哪些?國健署指出,包括年齡(50歲以上)、動物性脂肪攝取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等等,其中遺傳約佔整體大腸癌患者罹癌主因的20%左右。
另外,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CS),有大腸直腸瘜肉、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林奇氏症候群(Lynch Syndrome)等疾病病史,或與大腸直腸癌有關的罕見遺傳疾病如珀茨-傑格斯症候群(PJS)、MUTYH相關瘜肉病 (MAP),亦可能與大腸直腸癌的發生有關,上述族群都建議及早採取篩檢。
▼大腸癌8大風險因子。(圖/潮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哈佛大學公衛學院資料指出,紅肉與加工肉(如培根、香腸、火腿)與大腸直腸癌明顯有關,可能原因為紅肉造成「烷基化突變特徵」(一種特定DNA損傷模式)。研究宣稱,加工肉類中的防腐劑往往含有「烷化劑」,容易造成腸道DNA受損、導致癌細胞病變風險驟增。
雖然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但若能妥善治療,早期存活率高達90%以上。大腸癌主要為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因此,如能早期發現腺瘤瘜肉並予以切除,可以顯著減少癌變風險。據歐美國家經驗,每1-2年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33%的大腸癌死亡率。
國健署建議民眾,應養成定期篩檢習慣;因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之後,因此50-75歲民眾應每1-2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者,則應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據我國篩檢實證,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約35%的大腸癌死亡率。
▼應養成定期篩檢習慣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圖/潮健康)
若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建議至大腸直腸外科、腸胃肝膽科、消化腸胃系內科或一般外科接受大腸鏡檢查。檢查時如有病兆或瘜肉時,可直接取樣做切片或切除。不適合大腸鏡侵入式檢查者,可考慮大腸鋇劑攝影加乙狀結腸鏡檢查。
國健署表明,大腸癌的發生多與錯誤飲食及缺少運動鍛鍊有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兩多一少」:多運動、多蔬果、少紅肉為預防大腸癌的健康秘訣:
▼從日常生活就可開始預防大腸癌。(圖/潮健康)
1.多運動:肥胖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2倍,而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因應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鼓勵民眾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達到運動防癌又防疫。
2.多蔬果:每日建議食用3份蔬菜與2份水果,蔬菜1份大約是煮熟後半個飯碗的量;水果1份相當於1個拳頭大小。各色蔬菜帶有維生素A、維生素C、鐵、鈣、植化素等多種營養素;其中的膳食纖維可維持腸道健康,增強對伺機入侵的病菌的抵抗力。
3.少紅肉:國際癌症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羊、牛)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因此,呼籲民眾少吃麻辣鍋、吃到飽或燒烤,且應避免暴飲暴食,避免對腸胃造成負擔。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文章來源:余苑綺離世大腸癌20%與遺傳有關! 風險因子、常見症狀一次看
由潮健康授權轉載。
(封面圖/翻攝自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