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外賣中餐更加美國化的食物。」作家與攝影師朱潔琳(Katie Salisbury)說,全美有超過四萬家中餐館,是麥當勞餐廳數量的三倍。
朱潔琳的攝影作品集《謝謝,請享用》正在全美巡迴展出,她將鏡頭對凖了媒體鮮有關注的一個群體:美國中餐館裏的中國移民。她說這個攝影項目源自她心中的一個疑問:為什麼外賣中餐在美國如此受歡迎,但大家對在中餐館打工者們幾乎一無所知?
幾乎每一部美國電視劇裏,都會出現主角們在吃中餐外賣的場景。許多中餐館全年365天營業,在聖誕節和農曆春節也不例外,在聖誕節吃中餐已成為猶太美國人的傳統習俗。
「儘管他們料理的食物在美國如此主流,但一般美國人對在中餐館工作的人知之甚少,」朱潔琳接受BBC專訪時說。
宮保雞丁、左宗棠雞、麻婆豆腐……一道道美國人家喻戶曉的菜色背後,有多少中餐館員工甜酸苦辣的故事,不足為外人道?
下定決心解開這個疑問之後,朱潔琳推開了她常路過的紐約唐人街職業介紹所的大門,訪問正在裏面找工作的移民。
介紹所內貼滿了寫有全美各地餐館工作信息的小紙條,求職者如果有看中的職位,就當場電話聯繫僱主。談成薪水之後,他們就會搭長途巴士到紐約上州、北卡羅來納州、佛羅里達州等地工作。如今,類似這樣的職業介紹所的功能已轉移到社交通訊應用程序微信上。
朱潔琳說,不少找工作的華人移民是偷渡到美國的,並無在美合法居留工作的身份,有的還需要向蛇頭償還大約六萬美元的偷渡費用。廚房工的時薪約8至11美元,低於紐約市的最低時薪,其中許多人每天工作12小時、一周工作6天。
在紐約布魯克林,朱潔琳常光顧陳師傅的中餐館「好旺」。這裏一年365天營業,風雨無阻。遇上極端天氣、快遞員不送餐時,陳師傅會親自外出送外賣。
「好旺」所在的社區非裔美國人所佔比例高,於是他在菜單上增加了受非裔族群歡迎的炸雞。餐廳提供的米飯也不是傳統中餐的白飯,而是更合非裔美國人胃口、混合了其他調味料的黃米飯。
「美國的中餐變化萬千,針對不同的顧客調整口味,適應性極強,就像料理這些食物的移民一樣,」朱潔琳對BBC說。
中餐館為美國顧客打造美式中餐,但廚師們煮員工餐時就會選擇家鄉味,不過餐飲工作節奏緊張,尤其是在人口緊缺的小餐館,廚師很多時候顧不上吃幾口飯,就要回到爐頭前掌勺。
朱潔琳引述中餐館員工說:「餐館是爐頭,回家是枕頭」,形容餐館工作艱辛,大家下班回到家倒頭就睡。
陳師傅已經在美國從事中餐行業超過30年了,廚師是他引以為傲的身份。朱潔琳回顧第一次遇到陳師傅時、問他的名字,他回答:「叫我陳師傅就好。」儘管如此,陳師傅並不希望自己的三名子女繼承這家餐館,而是期望他們到工作環境更舒適、報酬更高的行業。他希望在孩子們完成學業之後退休。「每個星期工作100個小時,我太累了。」
然而,也有美國中餐館掌勺人後代自願繼承餐館,還經營得有聲有色。南華茶室有近百年歷史,是紐約曼哈頓唐人街歷史最悠久的港式點心鋪之一。新一代傳人鄧煒在2010年從叔叔手中接過餐廳的經營權。
鄧煒從小就被父母教育,要遠離餐館生意,去幹更「體面」的工作。但在華爾街工作幾年之後,他有感於自己真正的熱情所在,毅然辭去金融業的高薪厚職,全心打理南華茶室的生意。南華茶室在鄧煒掌舵下,近年來增開分店,甚至「海歸」到深圳開店。
外賣送餐員是中餐館的重要組成,卻常被遺忘的。李蒙芭是成千上萬的紐約中餐館送餐員之一。他之前在上海經營廣告公司,移民到紐約之後兼職送餐,同時也是一名圖像設計師。
當李蒙芭騎單車馳騁在車水馬龍的紐約街頭,風衣、單車頭盔和亮橙色的背心就是他僅有的安全裝備。他還會在單車坐墊上套一個塑料袋以免雨水淋濕,但在傾盆大雨中,袋子的防水作用微乎其微了。
他原本騎電動車送外賣,但紐約市在2018年開始禁用電動車,違法者的車輛將被沒收。這一規定打擊了許多外賣送餐員的生計,他們不得不改用體力消耗更大的單車代步,年近半百的李蒙芭也因此縮短了外賣工作的時長。
朱潔琳說,跟大部分的移民不一樣,李蒙芭移民到美國不是為了更好的經濟前景,而是希望有不一樣的生活體驗。李蒙芭曾對她說:「我喜歡在紐約生活。你可以做自己的事情。紐約是個開放的城市,每個人都能在這裏找到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
不少曾在中餐館打工的中國移民,後來走上了形形色色的人生道路。
陳曉登當過服務生、廚師和外賣送餐員,對中餐館每一個工作環節都如數家珍。他說這工作吃力不討好,有時他甚至會感覺受到歧視。「顧客喜歡吃中餐,但討厭我們。」
今年30歲的陳曉登19歲就移民美國,除了上過一年語言學校,他的英語都是通過自學與在中餐館工作而習得的。如今他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還剛獲得了比較政治學的學士學位。陳曉登如今是一名英語教師,學生是西班牙語為母語的移民。
中餐館員工之中還誕生了社會運動家。曹錦明在2001年從福建移民到美國,剛開始在紐約一家高檔中餐館當服務生時,他並不知道自己300美金的月薪遠低於當時紐約的最低工資。和大多數餐館移民員工一樣,他當時對美國勞動法知之甚少。直到在當地中文報紙上讀到越南餐館員工控告僱主剝削勞工權利時,曹錦明才恍然大悟,聯合25名工友控告僱主欠薪。
法院判決曹錦明勝訴,應獲賠償款14萬美元,但因為僱主早就帶著資產逃之夭夭,他至今仍未討回一分錢。
從那時起,曹錦明成為華裔社區中有名的社會運動家,組織華人移民工人的示威活動,為中餐館僱員爭取《保護工資法案》(又名血汗法案)。該法案一旦通過,欠薪僱主的資產將被凍結,用於還清拖欠的工資。
創作這一攝影項目的過程,也是朱潔琳探索家族歷史的一趟旅程。她是第四代華裔美國人,外曾祖父來自廣東台山,1915年移民到美國後,也曾經營中餐館。
朱潔琳說,她因為是混血兒,常被說長得不像華人,但華裔美國人一直是她的自我身份認同。
談到維繫身份認同時,食物又再次成了話題的核心。朱潔琳說,每逢農曆春節,外婆會給後輩包紅包,一家人吃港式點心慶祝,「蝦餃、燒賣、叉燒包是我們每次必點的。」
而到了感恩節,他們一家吃的火雞,竟是醬油調味的,就像她攝影項目的主角一樣,亦中亦洋。
朱潔琳希望,她的攝影項目為人們了解多元的美國開啟新的角度,「通過了解中國移民勞工的工作環境和個人犧牲,思考身為美國人意味著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