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東森新聞:新聞在哪 東森就在哪裡

搜尋 腸病毒 的結果 │ 共找到 206
「上吐下瀉的人太多」醫籲落實1事遠離腸胃型病毒

「上吐下瀉的人太多」醫籲落實1事遠離腸胃型病毒

腸病毒,腸胃炎,上吐下瀉,林智葳,小兒科......
6小時前
「同學染腸病毒」全班停課家長怨:有那麼嚴重嗎?

「同學染腸病毒」全班停課家長怨:有那麼嚴重嗎?

「同學染腸病毒」全班停課家長怨:有那麼嚴重嗎? ... 「同學染腸病毒」全班停課家長怨:有那麼嚴重嗎?。國內腸病毒進入流行期,疫情有快速升溫趨勢,光是上周因腸病毒門急診的病患就高達1.1萬人,不過小兒科醫師王韋力分享,日前在診間遇到一名家長向他發牢騷,指因班上有同學感染腸病毒,導致孩子被迫停課,無奈喊「長一點點疹子,有那麼嚴重嗎?」他也忍不住曬出病童慘照,直呼「真的很嚴重!」醫師王韋力在粉專發文表示,日前他遇到一名媽媽帶著就讀幼稚園的女兒前來看診,閒聊過程中對方向他抱怨,學校因腸病毒三不五時就在停課,讓家長......
04-26 15:52
腸病毒進流行期!單周逾1.1萬人就醫「創10年新高」

腸病毒進流行期!單周逾1.1萬人就醫「創10年新高」

腸病毒進流行期!單周逾1.1萬人就醫「創10年新高」 ... 腸病毒進流行期!單周逾1.1萬人就醫「創10年新高」。個人清潔也很重要,因為國內腸病毒進入流行期,近期疫情快速上升,單周超過1.1萬人次就診,創下近10年新高。專家示警,腸病毒通常在每3到4年會有一次大流行,但在新冠後就沒流行過,目前6歲以下的幼童缺乏保護力,未來得要謹慎面對。。掛號看診人潮多,國內腸病毒疫情快速升溫,進入大流行期,就診人數還超乎原本預期。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在上一周的話就診人次,來到1萬1千643人次,那已經超過我們的流......
04-24 16:51
腸病毒已5年未大流行!重症恐死亡醫:1族群最危險

腸病毒已5年未大流行!重症恐死亡醫:1族群最危險

腸病毒已5年未大流行!重症恐死亡醫:1族群最危險 ... 腸病毒已5年未大流行!重症恐死亡醫:1族群最危險。疾管署預估今年腸病毒疫情4月底就會進入流行期;醫師指出,台灣本來就約每3到5年有1波流行,又已5年沒有大流行,加上天氣等影響,今年疫情已高於往年同期,呼籲家長留心。衛福部疾管署疫情監測系統顯示,今年4月7至13日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9256人次,為近10年同期最高,預估4月底就會進入流行期。。前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今天「21日」接受媒體聯訪說明,腸病毒喜歡夏季,台灣過去經驗是,腸病毒疫情......
04-21 15:34
中和列「腸病毒」高風險區衛生局呼籲這些症狀速就醫

中和列「腸病毒」高風險區衛生局呼籲這些症狀速就醫

中和列「腸病毒」高風險區衛生局呼籲這些症狀速就醫 ... 中和列「腸病毒」高風險區衛生局呼籲這些症狀速就醫。近期腸胃道相關傳染病疫情升溫,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預測四月底將進入腸病毒流行期,籲請民眾提高警覺,落實手部衛生、環境清潔及飲食安全,並遵守生病在家休息原則,降低腸病毒傳播風險。依據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持續攀升,顯示感染風險增加。衛生局呼籲,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全身肌肉突然收縮」、持續嘔吐、呼吸......
04-18 17:00
1疾病常與腸病毒混淆醫曝關鍵症狀:輕觸就流血

1疾病常與腸病毒混淆醫曝關鍵症狀:輕觸就流血

1疾病常與腸病毒混淆醫曝關鍵症狀:輕觸就流血 ... 1疾病常與腸病毒混淆醫曝關鍵症狀:輕觸就流血。腸病毒的傳染力強,大人和小孩都有極大的可能遭受病毒威脅,因此,千萬要做好手部清潔、戴好口罩,才能降低感染的機會。日前,小兒科醫師許志煌就示警,「今年腸病毒可能會大流行,務必小心」,並指出1疾病經常與腸病毒混淆,若民眾有「牙齦紅腫潰瘍現象,輕輕接觸就會流血」的症狀,須緊急就醫。小兒科醫師許志煌在臉書粉專「許志煌兒科診所」發文示警,「今年腸病毒可能會大流行,務必小心」,並建議民眾施打「腸病毒疫苗」來預防71型感染......
04-04 14:34
家長注意!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7月嬰出現呼吸不順症狀

家長注意!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7月嬰出現呼吸不順症狀

家長注意!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7月嬰出現呼吸不順症狀 ... 家長注意!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7月嬰出現呼吸不順症狀。腸病毒的傳染力強,大人和小孩都有極大的可能遭受病毒威脅,因此,千萬要做好手部清潔、戴好口罩,才能降低感染的機會。今「2」日,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南部一名7個月大女嬰感染「腸病毒克沙奇A10型」,為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家長們請多加留意孩子們的身體狀況。據疾病管制署官網指出,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個案,為南部7個月大女嬰,曾於3月中旬因流鼻水、咳嗽症狀至診所就醫,2天後出現發燒、嘔吐、呼吸不順、嗜睡......
04-02 18:05
超多人上吐下瀉!醫師揭元凶4大預防法一次看

超多人上吐下瀉!醫師揭元凶4大預防法一次看

吐瀉,腸病毒,生病,醫生,健康......
03-27 17:23
春季腸病毒大流行!托嬰中心10嬰染腸病毒

春季腸病毒大流行!托嬰中心10嬰染腸病毒

春季腸病毒大流行!托嬰中心10嬰染腸病毒 ... 春季腸病毒大流行!托嬰中心10嬰染腸病毒。春季為腸病毒流行期,有小兒科專診醫師就發現,同一個托嬰中心裡,15名嬰幼兒中就有10人感染腸病毒,就算是家長自己帶回家照顧,還是不慎被傳染,醫師提醒,現在是腸病毒流行期,不管是大人還是幼兒,都有感染腸病毒風險,要隨時做好防護。小小的腳丫出現紅腫破皮,不到一歲的小朋友疑似感染了腸病毒,身體出現異樣,不過這樣的情況,不是單一個案,最近就有醫生接連診治腸病毒的案例,其中一個托嬰中心,15個嬰幼兒裡頭,竟然有10個感染腸病毒......
03-19 10:39
疫情高峰!醫示警「看不到盡頭」:很多天選之人中了

疫情高峰!醫示警「看不到盡頭」:很多天選之人中了

,最近確診新冠的病人不在少數,甚至有人從日本回來後全家都發燒,後來驗出是A型流感。此外,腸病毒的案例增加不少。醫師張弘直言,疫情還沒結束,出門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多洗手,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和充足睡眠。。除新冠疫情外,國內流感疫情也在高峰期,疾病管制署統計,本流感季從2023年10月至今3月4日,累計586例流感併發重症,其中死亡99例。因此,疾管署呼籲民眾要加強衛生措施,特別是手部衛生和咳嗽禮節。一旦出現呼吸困難、急促或發紺等危險症狀,應立即就醫,並遵從醫師的建議治療,以降低併發重症......
03-11 13:55
聚焦真相/孩童戲水得紅眼症若形成疤痕恐視力衰退

聚焦真相/孩童戲水得紅眼症若形成疤痕恐視力衰退

因為在我們外面細菌比較多,接觸公共場所,接觸有染物的細菌或病毒進去,比較常見的幾個來源像是腸病毒克沙奇病毒。」。從泳池舀起一盆水,首先比對水質PH值安全數值必須落在6.5到8.0間,清洗泳池的漂白水殘留有效餘氯也得介於百萬分之0.3到1,而最關鍵的檢測是在大腸桿菌數值,一旦超標誤吞池水會造成上吐下瀉甚至眼睛發炎,台北市衛生局今年四月底前抽驗137家游泳池,其中14家大腸桿菌群超標不合格率超過一成,而且細菌直接攻擊幼童的部位就是眼睛。眼科診所院長蔡佳翰:「結膜其實就是眼球最表面的一層黏膜,發會潤滑眼球表面抵禦......
02-21 06:00
幼童年後狂發燒4天醫嚇壞:同時染腸病毒、A型流感

幼童年後狂發燒4天醫嚇壞:同時染腸病毒、A型流感

幼童年後狂發燒4天醫嚇壞:同時染腸病毒、A型流感 ... 幼童年後狂發燒4天醫嚇壞:同時染腸病毒、A型流感。不少人在農曆春節假期間,與家人、朋友出門到處遊玩,使得各個觀光景點都擠滿不少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相當靠近,無意間形成病菌交叉感染情況。日前,小兒科醫師陳信宏表示,一名幼稚園男童發燒4天,就診時經過篩檢後才知,他同時感染腸病毒跟A型流感,令他不禁直呼「真是可怕」。小兒科醫師陳信宏在臉書粉專「陳信宏小兒科診所」發文分享道,18日時,有家長帶著幼稚園小男孩就醫,並表示,小孩已經發燒4天了,「已經在別的診......
02-20 14:17
聚焦真相/換季期好發腸胃炎病毒飛沫傳染力強

聚焦真相/換季期好發腸胃炎病毒飛沫傳染力強

養師馬鳳吟:「如廁的話就要蓋上馬桶再沖水,適度的補水電解質,另外就是避開產氣的食物,尤其是一些豆類,十字花科蔬菜包含豆漿也是。」修復腸胃不能求快,階段性進食才能避免過度刺激,免疫力較差的幼童,目前輪狀病毒和腸病毒都可以接種疫苗,增強防護力阻擋病從口入。......
02-17 06:00
好多人生病!醫示警3病毒齊發診間爆滿照片曝

好多人生病!醫示警3病毒齊發診間爆滿照片曝

新冠、流感、腺病毒都很多,求診患者將近三分之一、二分之一有發燒,普遍相當不適,不時還有腸病毒、腸胃炎攪局,希望可以趕快趨緩。。話鋒一轉,張弘開始說起爸爸經,「好奇女兒這些話去哪學,實在太強,兩句就把爸爸給融化了,翻翻舊照片,發現小孩偷長大,每個月都在變化,要更珍惜彼此相處的時光。」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還是女兒貼心」、「張醫師再怎麼辛苦,女兒已撒嬌心都融化了,女兒好可愛喔」、「帥醫生辛苦了」。有網友笑說,「小棉襖只有這時候才會溫暖,等她長大就會漏風了。」對此,張弘回,「拜託不要。」......
02-04 11:56
不只火氣大!醫曝「嘴破9因素」逾10天未好恐潰瘍

不只火氣大!醫曝「嘴破9因素」逾10天未好恐潰瘍

0天內會漸漸自行痊癒,超過天數或更多處潰瘍,就應該到家醫科、牙科、耳鼻喉科諮詢,而兒童的部分,則需要注意腸病毒的可能性。另外,若想要改善免疫系統,降低嘴破的風險,陳昱彰醫師也提醒,可以多攝取新鮮蔬果、均衡飲食,少辣、鹹、酸、燙也能減少口腔刺激,而充足睡眠、多喝水,則可以讓身體放鬆復原。......
01-14 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