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只是吃飯會用到的工具,不過你有想過,一雙筷子其實蘊藏著人類生活的智慧和哲學,以及飲食文化的縮影嗎?南韓最近開設第一間「筷子研究所」,就是要讓大眾知道,原來每一種筷子的背後都別具意義。
小朋友們拿筷子夾著餅,就算動作不熟練,也還是努力不懈,南韓在每年11月11日,都會舉辦筷子大賽,讓還在學習使用筷子的小朋友,能從比賽中獲得成就感,引發學習興趣。而根據多年研究,甚至發現使用筷子,對兒童腦部發達有一定的幫助。
今年8月南韓在清州市開設了第一間「筷子研究所」,目標就是要找到筷子所蘊含的多樣文化價值,以及對人類腦部的實質影響。研究所內除了研究筷子,也針對筷子相關產品進行開發,南韓引領東亞地區,成為筷子研究的先驅。人類使用筷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如今韓國中國和日本雖然都使用筷子吃飯,但各國筷子形狀各異,其實都別具意義。韓國筷最大的特色就是扁形,這個設計和「夾泡菜」其實有很大的關係,扁狀的筷子 可以很容易夾起重量偏重的韓國小菜;而日本筷在其中,長度較短、前端細圓,適合夾起「軟嫩」像是生魚片的食物;中國筷在當中則最粗也最長,適合夾油膩的食物,因為粗長設計,就算再油也不會滑。
仔細觀察,食器形狀就對應著飲食文化,筷子當中有著「雙的文化」、「情的文化」甚至「分享的文化」,這些也讓使用筷子的民族,傳播著十分濃厚的人情味。美國未來學學者艾文托佛勒曾經說過,使用筷子的民族將支配21世紀的情報世界。筷子經過幾千年,在東亞地區依舊佔有重要地位,完全不擔心被西方刀叉所取代,雖然不一定像學者所說能夠稱霸世界,但在東亞民族的心中,筷子已經是歷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