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處決伊朗教士,兩國交惡,伊朗因此痛失3個邦交國,這個古老波斯國家擁有中東最多人口,和全球前五石油含量,又有強硬軍備被視為潛在中東霸權,因為擁核而遭國際制裁,更和美國關係交惡,去年伊朗終於和6強簽訂限核協議。要與美國恢復對話之際,因為和沙國對峙,伊朗情勢恐怕還將繼續變化。
電影「亞果出任務」:「快快快,銷毀文件,我們大使館被攻佔,超過60名美國公民...」電影亞果出任務講的就是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群情激憤的伊朗民眾,闖進美國大使館挾持66名人質,震驚全球的外交事件,顯出伊朗美國積怨已深。
獨裁長達37年的伊朗國王巴勒維,長期受到美國支持,但政府腐敗,國內民不聊生,引發大規模抗議,抗議成為起義,伊朗伊斯蘭革命終於推翻王朝政權,帶領革命的宗教領袖何梅尼,繼而成為伊朗最高領袖。
伊朗政權從此奉行政教合一,何梅尼掌權下的伊朗開始與美國爭鋒相對,終於釀成伊朗人質危機,美國斷絕與伊朗外交關係,伊朗和西方國家也漸行漸遠,更成為布希口中的流氓國家,時任美國總統布希(2002):「這些國家的恐怖主義,組成「邪惡軸心」,圖謀威脅世界和平。」
戰機、飛彈,伊朗閱兵總大肆展現武力,2002年更被國際發現伊朗發展核武器,遭國際經濟制裁,擁有中東最多人口,加上儲油量全球前五,這些優勢卻因為制裁,讓伊朗無法擠身世界工業國,直到鴿派總統魯哈尼上任,不斷透過外交斡旋,爭取國際談判空間,更隨著中東戰略情勢變化,去年伊朗終於和6強,達成限核協議。
好不容易國際關係突破,但歷史以來伊朗始終在宗教上、政治上,和沙烏地阿拉伯爭取伊斯蘭區域發話權,兩國如今更爆發外交對峙,沙烏地阿拉伯處決伊朗教士,伊朗外交人員也被沙國驅逐,加上沙烏地阿拉伯不樂見伊朗重新和美國進行對話,無法突破的中東情勢,伊朗潛在的區域野心,因此讓歐盟擔憂,恐怕出現「危險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