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張維中:新年到了,日本的手帳文化為何持久不衰?

▲手帳的廣受歡迎,展現出的是日本人在意魔鬼化的細節與精緻分工的性格。圖:Tseng Lee / 端傳媒設計部

每逢10月下旬開始,日本的文具店和書店,就會出現一個巨大的變化。尤其在12月達到最高潮。那就是每個店家中原本擺設完好的商品,無論平常再怎麼暢銷熱賣,它們都得暫時退下,讓出寶座,為的是要迎接一年一度的「手帳」特展正式登場。

比聖誕卡和賀年卡出現時間更早,同時也消失得晚,原本賣場中只會有一小區的「手帳」陳列區,從秋天起一直到跨年後的1月底為止,便會以最明顯的位置,並比原先多出好幾倍的姿態,攻佔大半個賣場。

手帳(てちょう/TECHOU),是日文,原本應該指的只是隨手攜帶的小筆記本,但這個詞彙的意義在這些年來已逐漸改變。現在,大多數日本人一提到「手帳」多半指的就是中文的行事曆、日誌和年曆,特別是在規格設計上,著重於時間管理的行事曆。

每當歲暮年初,踏進東京幾間最出名的文具店和書店,例如銀座伊東屋、TSUTAYA蔦屋書店、紀伊國屋或Book 1st等書店,相信誰都會對那些琳瑯滿目的手帳感到驚嘆。但,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應該是觀察到原來「紙本行事曆」在日本,仍有如此龐大的市場。

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如此發達的時代中,多少人早已將每日的代辦事項、工作提醒從紙張轉化到網路雲端上,然而日本人仍鍾愛手寫行事曆。當台灣的書店和文具店一間間消失,或者還沒消失的,販售手機相關產品的面積也逐步侵蝕紙本平台,但同時在海洋另一端、科技產業更為發達的日本,傳統的手帳文化仍方興未艾,形成一股極具特色且愈來愈蓬勃的文化。

▼在科技產業發達的日本,傳統手帳文化仍方興未艾,形成一股極具特色且愈來愈蓬勃的文化。圖片來源:JIBUN_TECHO官網


執著於手寫的秘密力量

日本人真的愛紙。因此,無論新聞報紙、書籍、筆記本或行事曆的市場,仍在全球是數一數二的龐大。在乎紙張種類和印刷技術的日本人,在製作手帳時,如何選擇適合的紙張,追求輕薄且書寫滑順的觸感,也成為手帳廠商的攻防戰。

因手帳而帶動的周邊龐大商機,統稱「手帳文具」於焉誕生。這些文具都是用來輔助手帳的使用,例如粗細不同、各色易於書寫又可如鉛筆擦拭修改的筆、高級鋼筆、輔助便利貼、紀錄貼紙,近來甚至推出可直接將手帳拍照後,儲存方便搜尋的數位化檔案,並易於跟人線上分享的APP。

手帳文具之外,教人如何使用手帳的書籍,每年也會推出好幾本。像是HOBONICHI、TRAVELLER’S FACTORY等手帳品牌,都曾出版過「手帳指南手冊」教你如何徹底活動他們自家的行事曆。又或者新聞報社或雜誌、出版社也會推出以「手帳術」為主題的特輯和MOOK,例如日經新聞發行的《每日過得充實的人之手帳&筆記本術》便訪問了80位善用手帳的人,包括企劃出下北澤「B&B」啤酒書店的博報堂KETTLE社長嶋浩一郎在內的名人,以及一般上班族、家庭主婦,窺看他們怎麼使用手帳。此外,雜誌《THE21》剛上市的2017年1月號也以「成功的人,到底手帳裏都寫些什麼?」為主題,吸引了不少希望藉由手帳來管理人生的日本人。

▼日經新聞發行的《每日過得充實的人之手帳&筆記本術》。圖:作者提供


手帳的周邊商機,教導與分析使用方式,甚至還因此促成「手帳名人」的誕生。館神龍彥號稱是「日本唯一的手帳評論家」,經常受邀傳媒專訪,出版過如《最強手帳改造術:58個創意提案×百款內頁選擇,打造人人稱羨的自我風格手帳》一書。

智慧型手機雖然方便,但漸漸也發現仍有手寫筆記無法替代之處。順天堂大學教授,同時也是專攻自律神經失調的醫生作家小林弘幸便主張,養成多多「手寫」的習慣,其實是重整安頓自律神經的好方法之一。在使用手帳時,情緒和思緒都會隨着手寫的速度而放緩,並且在計畫行程時,也會藉由時間管理來調整生活的步調。此外,手寫的內容,亦會比使用電腦打字在腦海中記憶得更久。

高人氣的手帳 VS. 日本人性格的共生關係

當今日本注重時間管理的手帳形式,主要是受到法國筆記本大廠Quo Vadis的影響。Quo Vadis在1952年,率先推出了以跨頁呈現一星期的行事曆。在一個跨頁中,以橫列表示星期一至日,再以縱列表示每日的時間,以小時為單位,讓每日計畫和未來幾天的預定事項,一目了然。

Quo Vadis引進日本後,逐漸改變了日本原先行事曆的設計樣式。90年代起,在Quo Vadis架構基礎上去設計行事曆的方向,大抵便已拍板定案。時至今日,日本又翻新出各種強調時間管理術的手帳,種類多到令人目不暇給。這些手帳雖然內部的細節或有不同,但形式上多會先以12個跨頁開場,走完每個月的月曆後,接下來再以每個跨頁呈現每一週、每小時的行事曆。

傳記作家野村進曾表示,手帳的「跨頁」形式,對他的採訪寫作大有助益。比如當他在採訪人物時,左頁會記載訪談的時間流程與談話要點,右頁則會隨時記下當場的氣氛、受訪者的表情,甚至以圖解的方式,簡單勾勒對方與環境(尤其是在對方住家或公司)之間的互動關係。

▼出版人系井重里2002年推出的「HOBONICHI手帳」(ほぼ日手帳)給予手帳更多想像空間。圖片來源:ほぼ日手帳官網


文案作家/出版人系井重里,在2002年推出「HOBONICHI手帳」(ほぼ日手帳)則給予手帳更多的想像空間。在每個跨頁的月份之後,「HOBONICHI手帳」強調「一日一頁」的特色,每一頁的左半部是時間管理的行事曆,右半部則作為工作筆記或生活紀錄。下緣還有系井重里挑選的書摘名句,365日都有種天天向上,努力再努力的鼓勵打氣。每一年的手帳跟手帳封套分開銷售,倘若你樂於嘗試新鮮感,那麼可年年更換;但要是你夠專情,只愛用一種模樣,那麼只需要替換內部的行事曆即可。

從2012年發行量為1.2萬冊後,到2013年的統計,「HOBONICHI手帳」在全日本已衝到約48萬冊的銷售量。除了「HOBONICHI手帳」以外,這兩年受到日本人歡迎,特別是在2017年手帳中受到注目的品牌,還包括了MARK’S推出的「EDiT」系列,亦是類似「HOBONICHI」著重一日一頁的形式。以上這兩種,可謂是文青最愛的手帳品牌。

至於媒體工作者、設計師、廣告人最近青睞的是由文具大廠KOKUYO推出的「JIBUN_TECHO」(ジブン)手帳。「JIBUN」是日文「自分」的拼音,中文是「自己」之意。這套手帳是由知名廣告人佐久間英彰所設計的,特色是分成DIARY、LIFE和IDEA三薄本,其中LIFE希望使用者能夠長年使用這本冊子,計畫未來幾年內想做的事,同時也可隨時回顧過去幾年實踐的事。嫌手帳過重的人,平常挑一本攜帶外出即可。

「JIBUN_TECHO」在造型上很有日系極簡的設計感,雖銷售不錯,但也有不少購買的消費者表示,他們是略過LIFE那本不買的。問起原因,回答皆是:「都怕每一天沒好好的計畫了,現在還要把一輩子都隨身攜帶,未免太沈重了。」

▼JIBUN_TECHO的使用指南,教人如何使用手帳。圖片來源:JIBUN_TECHO官網


其他尚有女性愛戴的「HIGHTIDE」手帳,以多彩色調豐富每日計畫;男性熟年上班族慣用的「高橋手帳」;以及在台港享有高知名度的中目黑文具名店「TRAVELLER’S FACTORY」推出以旅行為主題,深受旅人喜歡的旅人手帳……等等。至於用過這些手帳,最終還是覺得清爽簡單的格式就足夠的我,這兩年回歸到無印良品的手帳,認為價格最是便宜又實用。

無論哪一個手帳品牌,哪一種內頁的設計形式,不變的都是將每一天的時間切割得非常細微。就像是日本精準的氣象局,以每小時、每一街區為單位來預報天氣;或像是新幹線、巴士到站與發車的精準時刻一樣,這些手帳的廣受歡迎,展現出的是日本人在意魔鬼化的細節與精緻分工的性格。

老實說,日本人做事不一定有效率,但重視事先計畫與過程的專精執行,卻能讓事情的結果,達到近乎完美的地步。或許是這種性格孕育出了這些時間管理的手帳,也或許是手帳教育出了他們這般的性格,總之,這種共生關係,確實讓日本人在面對時間的敏感度上,與其他國家的人很是不同。讓人不禁懷疑,在懂得活用手帳的人身上,彷彿光陰也露出了偏心他們的馬腳。







 
日本 新年 手帳文化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12強棒球聊天室】11/21(四) 10:45 中華VS委內瑞拉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

【12強棒球聊天室】11/21(四) 10:45 中華VS委內瑞拉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