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城市防洪」 東京地下神秘宮殿、鹿特丹「吸水廣場」

聽新聞
日本東京從1993年開始打造地下防洪設施,深入地下50公尺,堪稱地底皇宮。(圖/美聯社)
日本東京從1993年開始打造地下防洪設施,深入地下50公尺,堪稱地底皇宮。(圖/美聯社)

面對越來越劇烈的氣候變遷,各國都在想對策,日本東京從1993年開始打造地下防洪設施,深入地下50公尺,堪稱地底皇宮。

而在荷蘭的鹿特丹,透過新創科技開發出「水廣場」計畫,平時民眾休憩、打籃球的廣場,下雨天就搖身一變變成滯洪池。

地底下巨大的柱子讓空間多出了一份令人敬畏的神秘魅力,這個彷彿地下神秘皇宮的地方,居然是東京的防洪設施。

巨大的隧道,之所以建立是因為日本此區域經常淹水。

號稱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下洪水防災設施,首都圏外郭放水路,1993年起,耗時13年才完成竣工,整個設施深入至地下50公尺、排水管道全長共6.3公里,連結東京外圍地區大大小小河川群。

這裡配備了4部14馬力泵浦強力抽水機。竟然有著一座猶如地下神殿般的設施、隱藏版的景點,許多影視作品都來這邊取經,日本早在幾世紀前就開始防洪。

但東京目前的防洪系統直到二戰後才真正開始成形,這裡的排水系統被認為彷彿科幻小說當中的劇情。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全球各城市都在研發自己的解決之道。

鹿特丹位處萊茵河流域下游是歐洲最大港,荷蘭第二大城市自古以來就是與水共舞的城市,近年來更是加入新創科技。

鹿特丹水利局賈瑞:「這裡可以儲存水,這個水廣場有各種功能,如儲水、打籃球或像我一樣只是坐在這。」

2001年鹿特丹市政府以洪災的出發點,提出防洪工程導向的鹿特丹水計畫,導入都市海綿的想法,讓公共空間與私人建築,盡可能地提供儲洪或滯洪的功能,以及將水視為都市魅力的重要元素。

晴天的時候,這裡是市民生活的場景,下雨的時候,這裡會直接變成滯洪池,水廣場由3個高地不同的部分組成,在傾盆大雨時,水可以流入不同的地方疏通。

鹿特丹水利局賈瑞:「如果我們在下雨時,能夠儲存水,乾旱時就能拿來用。」

鹿特丹市區在二戰時,被大規模轟炸,整個城市建築幾乎夷為平地,而今成為新銳建築師展示設計的場域。

阿姆斯特丹藍綠屋頂:「另外在阿姆斯特丹,屋頂上,一場雨水革命正默默展開。」

工程師:「透過改造屋頂,您的參數已經設定好,屋頂能夠承載水的負荷。」

不僅可以種植植物還是管理雨水的高手,藍綠屋頂就是綠屋頂的升級版,增加的「藍」指的是收集和儲存雨水,就像你家屋頂有座扁平的儲水槽,大雨來的時候,這裡就能吸飽雨水,降低排水系統的負擔,屋頂就是能夠增加都市韌性的重要設計,在極端氣候的當代增加人類對於氣候變遷的耐受度。

日本 東京 防洪 鹿特丹 氣候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民眾黨「捍衛柯文哲清白」號召小草挺阿北!陳佩琪、黃珊珊、黃國昌、蔡壁如、柯美蘭到場

民眾黨「捍衛柯文哲清白」號召小草挺阿北!陳佩琪、黃珊珊、黃國昌、蔡壁如、柯美蘭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