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失業率2023年上半年創下歷史新高,達到了21.3%,隨後官方以「需要改進統計方法」的理由,從8月起停止公布相關數據蓋牌。許多中年失業者為了隱瞞家人自己被裁員,只能維持上下班假象,但實際上躲在圖書館。
根據《澎湃新聞》報導,部分失業者躲在圖書館維持上班假象,但實際上可能焦慮找工作,有些人原本以為只是短暫待幾個月,沒想到卻待了1年。40歲的莫莉受訪表示,自己原本在外企工作,從事IT產業,自從去年2月被裁員後,1週經常會待在圖書館3、4天。
她坦言自己近年換過4、5份工作,卻經歷3次裁員,最近一次是在通路管理的職位上,月薪人民幣2.5萬(約新台幣11萬)「裁員之前我就有感覺了,公司空降總經理、裁應屆生,又縮減銷售團隊」,因為組織調整導致整個部門被裁掉。
莫莉在尋找新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儘管為了找到工作,已經自降期望薪資到人民幣6,000元(約新台幣2.6萬),然而面試後還是收到無聲卡。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她沒有告訴親戚朋友自己失業的事實,「每天我依舊早出晚歸,卡著上班時間出門,第一個進去圖書館,下午5、6點走」。
對她而言,圖書館是個避風港,「我來這只是純看書,沒有想考證照之類的想法,感覺沒必要了,我再卷,考出10個證照又能怎樣?」平常最愛閱讀杜甫、蘇東坡等人的人物傳記,「杜甫一生境遇不佳、流離漂泊,看了之後就覺得自己這點事不算什麼」。
另一位36歲的失業者易浩也在失業後常常在圖書館度過漫長的時間,主要是因為有網路,環境又安靜,他怕同住的父母擔心,所以隱瞞自己失業,每天早上假裝上班,其實都是前往圖書館,「我以為最多只會待1、2個月,沒想到待了5個月」。
易浩指出圖書館是一個放鬆自在的好地方,沒有人會打擾他,甚至還藉此觀察歸納出如何辨別學生與失業者的差異,「如果一個人很年輕,座位上有書,應該是學生,可能是大學生在考研究所;如果一個人桌上全是書,很多專業類書籍,可能是在考證;如果有人只帶了電腦,可能是失業了」。另外,易浩也強調目前工作難找,他花了5個月面試10家公司才找到新工作,擔任一家醫療企業的產品經理。
31歲的唐婷也分享了自己的失業經歷,原本大學畢業在深圳國際貿易公司工作,後來輾轉換了4份工作,最後兩度遇到降薪裁員。失業後經家人介紹在一家國企上班,但薪水極低,相較之前高達人民幣1.2萬元(約新台幣5.3萬)月薪,目前薪水只領3,000元(約新台幣1.3萬),唯一的優勢僅在於工作強度相對較低。
唐婷目前積極準備公務員考試,一邊尋找薪水更為優渥的新工作。她在圖書館找到了一個寧靜的環境,作為臨時的過渡庇護所,下班後,她仍然習慣去圖書館念書,用心準備公務員考試,直到晚上10點才結束返家。她坦言感到壓力,對於這種狀態有點疲憊,「去年沒考上,我累了,休息了一段時間;今年準備新的考試,又開始復習,還得繼續考,考完一個接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游『上岸』」。
更多鏡週刊報導
尾牙發1桶金她卻拿0元! 老闆塞「破爛百鈔」補喊1句讓她崩潰痛哭
她會5國語言卻找不到「30K薪」工作 網友見履歷揪2致命傷猛搖頭
人夫月收7萬還包辦家務 卻被妻嫌這一點!網怒:身在福中不知福
●以上言論由《鏡週刊》授權轉載,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封面圖/翻攝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