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洞察號(InSight)著陸探測器,2022年5月4日偵測到其所偵測到的火星最大地震。這起規模4.7的地震以地球標準而言不算大,對火星來說卻很強烈。
路透社報導,地球因板塊運動而發生地震,火星卻沒有如此的地質作用。科學家一度懷疑,這次火星地震的原因可能是隕石撞擊。
但搜尋隕石撞擊坑卻一無所獲,科學家們得出結論,這次地震是由地殼構造內部活動引起,讓他們對火星為何震動、嘎嘎作響和滾動的原因有了更深入了解。
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行星科學費南度(Ben Fernando)表示:「我們的結論是,洞察號偵測到的火星最大地震屬於地質構造上的,而不是由撞擊產生。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它代表火星的斷層能引發強烈地震。」
這項研究本週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論文主要作者費南度說:「我們確實曾認為是由撞擊產生。」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行星科學家查蘭博斯(Constantinos Charalambous)也是這篇論文的共同作者,他亦是洞察號地質工作小組(Geology Working Group)的共同主持人。他表示:「這代表我們對火星地震的理解向前邁出重要一步,更進一步弄清火星地質構造作用。」
洞察號在運轉4年後2022年退役,它的地震儀總共偵測到1319次火星地震。
地球最外層的結構是地殼,它分成一些巨大板塊,板塊不斷移動進而引發地震。雖然火星地殼是單一固體板塊,這並不意味火星一切平靜。
費南度表示:「火星仍存在活躍的斷層。這個星球仍在緩慢收縮和冷卻,儘管不再出現活躍的板塊構造作用,地殼內仍然存在運動。這些斷層可能會引發地震,」
研究人員測定,這次地震中心位於火星南半球的Al-Qahira Vallis區域,在洞察號所在赤道稍北東南方約2000公里處。研究人員認為地震可能源於地表下數十公里。
「到目前為止,我們偵測到的大多數火星地震都與位於洞察號以東一個名為科柏洛斯槽溝(Cerberus Fossae)的區域有關。」
查蘭博斯補充說:「這次地震的起源讓我們困惑,因為沒有明顯表面特徵顯示地殼構造作用是可能原因,特別是那些足以引起如此強烈地震的作用。」
這次火星地震釋放的能量,超過了洞察號所記錄其他所有地震的能量總和。研究人員最初注意到其特徵與洞察號偵測到的兩次隕石撞擊有相似之處,兩次隕石撞擊形成了大約150公尺寬的隕石坑。
研究人員與擁有監測火星表面能力的歐洲、美國、中國、印度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太空機構合作,以確認地震發生當天是否有任何撞擊的證據,不過沒有發現。
查蘭博斯說:「我們對這次火星大地震的圖像搜索中並沒有發現隕石坑,這是解釋火星地震訊號的重要里程碑。」
費南多表示:「在地球上,這種規模的地震可能會打破窗戶、晃落架上東西,但不會讓房子倒塌。」
查蘭博斯說,洞察號偵測到的大多數火星地震位置仍不確定,因為人們對觸發火星地震的機制知之甚少。
查蘭博斯說:「洞察號偵測到的每次地震都是這個謎團有價值的一部分,此一特殊事件在揭露這顆紅色星球的地質歷史、了解其內部和演化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它還提供了對火星地震活動分布至關重要的了解,這是規劃未來人類火星任務的重要考量因素。」
(封面圖/翻攝自@NASAInSight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