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AP
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今晚(4日)台北時間17時45分揭曉,由3位英國出生學者獲得殊榮,分別為杜列斯(David Thouless)、哈爾丹(DuncanHaldane)和科斯特利茲(Michael Kosterlitz),表彰他們關於物質拓樸相變與拓樸相位的理論發現。
諾貝爾獎各獎項得主可獲得8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2939萬元)獎金,據了解,杜列斯目前任職美國華盛頓大學,將可獨得半數獎金,任教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哈爾丹與任教於美國布朗大學的科斯特利茲2人則平分剩下半數獎金。哈爾丹教授接到得獎通知時表示:「十分驚訝,也十分滿足」,他還說:「早在很久以前就開始進行相關研究,但直到現在,才開始了解各種應用方式。」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委員會說表示,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打開了未知世界的一扇門窗,讓我們了解物質能以各種奇異的方式存在,他們使用高超的數學研究出物質不尋常的面相或狀態,這些物質包括超導體、超流體、電磁薄膜等。評選委員強調,由於他們開創性的研究,讓世界可對全新的、特異的物質展開全面探索,這讓未來材料科學與電子學的應用充滿亮麗前景。
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日本學者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和加拿大學者麥唐納(Arthur B. McDonald)獲獎,原因是他們發現了微中子振盪效應,顯示微中子也有質量。接下來,諾貝爾化學獎將在5日宣布,和平獎7日公布,經濟學獎10日宣布,至於文學獎的宣布時間將比往年晚一些,延至10月13日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