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諾貝爾獎得主今天開始在各自國家領獎。惟因COVID-19疫情尚未消退,預料各地的頒獎典禮規模將會縮減。
諾貝爾獎基金會9月宣布,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影響,將連續第2年取消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現場頒獎典禮,改為電視和網路直播醫學、化學、物理學和文學獎得主在各國領獎;和平獎則將遵循傳統,在挪威奧斯陸(Oslo)單獨頒發。
今年的文學獎得主、坦尚尼亞小說家古納(Abdulrazak Gurnah)今天將在瑞典駐倫敦大使官邸舉行的午餐宴會上,成為首位獲獎者。這位常住英國的作家以探討移民對個人和社會影響的小說,於10月獲得諾貝爾獎。
物理學獎得主義大利學者帕里西(Giorgio Parisi)稍後將在羅馬舉行的頒獎典禮上領獎;另名物理學獎得主真鍋淑郎、化學獎得主美國學者麥克米倫(David MacMillan)和經濟學獎得主安格里斯特(Joshua D. Angrist)則將在華盛頓領取獎章與證書。
其他頒獎儀式本週將陸續在德國和美國登場。本月10日適逢獎項創辦人、發明炸藥致富的瑞典化學家諾貝爾(Albert Nobel)逝世週年紀念日,當天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將為當地民眾舉行紀念儀式,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f)與王室高階成員都將出席。
至於和平獎,歷來都是在奧斯陸頒獎,據說上述安排是為尊重諾貝爾的個人意願,而他並未對外說明原因。
今年的和平獎頒獎典禮訂於10日舉行,菲律賓媒體人瑞薩(Maria Ressa)和俄羅斯獨立報「新報」(Novaya Gazeta)總編輯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都將親自前往領獎。
每位諾貝爾獎得主都將獲頒證書、金質獎牌,並可獨得或分享每個獎項10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200萬元)的獎金。
(封面圖/NobelPrize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