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台海緊張升溫 考驗美中分寸拿捏

聽新聞

法新社指出,隨台海情勢緊繃,美中雙方都試圖明確各自界線,但關鍵問題在於,這兩個核武大國能否將壓力分寸和力道拿捏至恰到好處。

在世界頭兩大經濟體美中間的連串爭端中,台灣常被視為可能引發熱戰的爆點之一。共軍10月初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軍機數量創新高,與此同時日本則堅決支持台灣,包括願助台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美、英、澳洲也成立鎖定中國的三方安全機制AUKUS。

美國最高軍事將領、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最近揭露美中彼此誤判的風險。他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時坦言,曾致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向對方保證川普不會在任期最後幾個月的動盪時向中國開戰。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上週在瑞士蘇黎世與北京外交最高層官楊潔篪會晤。蘇利文會後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被問及美國是否準備採取軍事行動保衛台灣時說:「我就明說吧,我們現在就會採取行動,力阻那一天到來。」

拜登政府迄今仍擱置一項提議,即允許台灣的駐美機構從「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避免觸碰多年來的敏感外交字眼。

身兼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與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研究員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認為,外館改名能達成的效果甚微,甚至會招反效果,因為即便美方否認,但北京許多人仍認定美國若允許台灣外館改名就是公然支持台獨。

梅惠琳說:「舉例而言,我認為軍售台灣的風險值得冒,因這有助台灣堅持更長時間。但外館改名之類的事雖能彰顯美國為台而戰的意願,但最終只會加深北京(武統)的決心。」

習近平9日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再就兩岸關係提出「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整體利益」。

連向來主張鷹派政策的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所屬研究員辛格頓(Craig Singleton)也說,習近平「異常務實和謹慎」,華盛頓應對此特別留意。

他說:「繼續滿足台灣對大型、昂貴武器系統的渴望,一點意義都沒有,因為這些東西幾可肯定會在衝突的最初幾小時內就被中國軍隊摧毀。」反之辛格頓認為,美國需做好應對中國加劇武嚇台灣的準備,在「持久的戰爭灰色地帶裡」與北京競爭。

立場相對溫和智庫「昆西盡責經綸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中國學者史文(Michael Swaine)在最近一篇文章指出,北京一直因應的是台灣政治而非軍事發展,意味華府和北京需加強對話,在嚇阻與政治保證間取得平衡。

「雙方都必須認知到,他們正在一手促成火車失事,止不過是慢動作呈現,而我們大家都是見證者。」

(封面圖/國防部官網)

台海關係 法新社 美中關係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全台急凍「先溼後乾」多地有雨! 12月颱「帕布」最快今生成

全台急凍「先溼後乾」多地有雨! 12月颱「帕布」最快今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