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年度重磅講座:價值觀與信貸危機、新冠疫情和氣候變暖災難

聽新聞

▲(圖/EPA)

新冠疫情衝擊全世界,每個國家的政府都面臨生命和經濟大考。

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無數生命懸於一線,全球經濟受到重創、氣候變暖迫在眉睫。人類社會、自然環境面臨巨大挑戰之際,精通資本運作的銀行家有沒有好辦法?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2020年度里斯講座(Reith Lectures) 邀請曾擔任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 行長近8年之久的馬克·卡尼博士(Mark Carney)就世界面臨的這些重大問題從人性的角度、通過經濟學理論設想金融解決之道。

始於1948年的BBC年度里斯講座,是為了紀念開創世界公共廣播事業的英國廣播公司BBC第一位總裁約翰·里斯爵士(Sir John Reith)。這個至今已經有72年歷史的年度講座,邀請過很多享譽世界的科學家或政治領袖,其中包括第一位主持講座的英國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以及英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owking)。

這些講座的目的,是要加深促進公眾對當代人們所關心的重大問題的理解和討論。

隨著媒體的不斷變化和進步,這一講座也從最初的廣播節目發展到電視和互聯網。今年的講座受疫情的影響,但卡尼博士仍然通過視頻與許多聽眾互動交流,其中包括涉及中國的問題。

金融巨頭

卡尼在世界經濟金融界的地位,如同音樂界的搖滾巨星。他生在加拿大,曾就讀美國哈佛大學,並在英國牛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出道之初,他任職投資銀行;2003年,年僅38歲的卡尼成為加拿大央行副行長,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時他成為加拿大央行行長。

2020年BBC里斯講座嘉賓馬克·卡尼
BBC
2020年BBC里斯講座嘉賓馬克·卡尼

2012年,卡尼被任命為英格蘭銀行行長,成為有300多年歷史的英國央行第一個外籍掌舵人。

卡尼在2020年年初離任後,被任命為聯合國秘書長氣候財政問題的特使,也是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為2021年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任命的金融顧問。

價值與價值觀

卡尼題為「如何獲得我們看重的價值」(How We Get What We Value)BBC2020里斯講座,試圖闡述我們這個世界究竟如何將金錢價值置於人性價值之上。

卡尼的講座共分四個部分:

  1. 從道德情操到市場情緒( From Moral to Market Sentiments);
  2. 從信貸危機到復原力(From Credit Crisis to Resilience);
  3. 從新冠危機到復興( From Covid Crisis to Renaissance);
  4. 從氣候危機到真正繁榮(From Climate Crisis to Real Prosperity)。

卡尼在講座中開宗明義,本次的講座試圖勾勒出被譽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道德情感如何轉變為市場情感,社會價值是如何與金融價值劃上等號。

他讓聽眾思考三個價值悖論,其中從柏拉圖到亞當·斯密的偉大思想家們都思考過:為什麼對生命至關重要的水基本是免費的,而美則美矣用途有限的鑽石卻如此昂貴?為什麼金融市場將亞馬遜公司評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但廣大的亞馬遜河流域地區的價值在森林被毀樹葉凋敝變成農田之前從來沒有出現在任何賬目中?我們歌頌醫療工作者為公共獻身的英雄主義精神的非凡價值時,又是如何接受他們的低工資和危險的工作條件?

他說:「這些都是我們如何獲得所看重價值時必須面對的問題。價值的概念植根於哲學,到近代也被狹義地植入經濟和金融理論。價值觀和價值是相關的,但又是不同的。價值觀代表著行為的原則或標凖,是對生活中如公平、責任、可持續性、團結、活力、堅韌和謙恭等重要內容的判斷。」

世紀風險

卡尼談到幾百年來判斷經濟價值的兩大學派:客觀價值論和主觀價值論以及主觀價值與市場原教旨主義相結合所促成的三大風險,其中第三種風險的影響尤其深刻:

  • 個人行為可能會助推社會災難,氣候危機是個典型例子;
  • 只顧當下,忽視未來:對全球金融危機、流行疫症以及氣候變暖問題都缺乏防範意識;
  • 道德情感被市場情感所左右,從而削弱市場的社會基礎,對傳統上不屬於市場的服務精神、公民美德算計標價,導致價值觀念薄弱。

卡尼認為,買與賣的邏輯不再僅僅適用於物質產品,它還越來越多地支配著我們從醫療、教育資源分配到公共安全和環境保護份額的整個生活。

「標凖的經濟學推理是,買賣普及提高了效率而沒有任何道德成本。但當一切都變成相對的時候,還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嗎?」

卡尼認為,主觀價值論的優點是中性,大多數事物都可以用市場價格來比較。然而缺點是人類的福祉被簡單理解為所有價格的總合,從而使價值觀薄弱,在計算價格的過程中忘記了主次輕重,鼓勵人們用明天的危機來換取今天的經濟增長。

「我們沒有給社會基礎設施和社會資源定出價格,導致對那些關係到人類福祉的重要方面投資不足。」

現實與教訓

卡尼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說起,認為那場金融危機「不僅僅是一次技術層面的失敗,而且是一場價值觀危機」,使市場「金融層面脆弱,道德層面也脆弱」。

他警告金融市場有三個彌天大謊:

  1. 今次不同以往;
  2. 市場永遠正確;
  3. 市場合乎道德,想當然地以為市場擁有兌現承諾的社會資本。

因此,他認為國際和國家層面對金融市場加強監管尤其重要。

在涉及如今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時,卡尼認為這場危機揭示國家重要性的同時,更讓人們看到國家失責未能保護人民帶來的代價。「雖然世界各地的人們奮起應對這場危機,表現出他們團結、公平和承擔責任的價值觀,但與此同時,這場危機也暴露了我們社會的深層問題:關鍵崗位上工作人員的價值被低估。危機中的團結一心與深刻的不平等問題形成鮮明對比。」

卡尼說,從金融危機和新冠疫情中學到的教訓是保持謙恭之心。「我們不可能預見每一個風險,也不可能為每一個突發事件制定計劃,但我們可以而且必須為失敗制定應對計劃。」

氣候變暖

中國合肥的工業煙囪
Reuters

本次講座的最後一部分,卡尼將重點放在未來全世界面臨的氣候變暖危機,他希望2021年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第26屆氣候變化大會(Glasgow of COP 26),能推動所有國家、企業和社區發起可持續革命,讓市場為人類服務,再次有社會價值觀的驅動力。

他談到為污染制訂價格的問題,認為這一點至關重要,但是迄今為止,碳排放價格,即碳排放稅,卻所用有限,而且價格定得太低,全球平均每噸碳排放稅只有3美元,距離75美元的水平還非常遙遠。而要實現零碳排放,到2030年結束時,必須達到該水平。

他認為應對氣候變暖問題,減少碳排放需要工程技術突破、政治決心環保政策和金融管控三管齊下。

作為一個資深的經濟學家和銀行家,卡尼認為在金融體系中,決定某家公司價值的關鍵因素,除了信用價值、利率、技術等變量,還應該包括氣候變化,這樣才能在公司價值中體現社會價值觀。

他說,要將氣候風險和機遇納入金融決策的核心,需要知道三個R的重要:

公開(Reporting),即公司應該披露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其目前的業務以及如何影響其戰略。

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氣候風險最終將影響到經濟的每一個部份,金融部門也不能獨善其身。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了地球,又談何金融系統?

回報(Return),向綠色經濟轉型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商業機會。

亞洲與中國

乾旱的農田
AFP
氣候變暖使各種惡劣氣候出現的頻率大幅增加。

在談及2008年全球應對金融危機時,作為本次講座聽眾之一的英國前財政大臣阿令斯塔爾·達靈(Alistair Darling)回憶當時在美國財政部會議室裏,有「我們與共和黨領導的美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我們和世界各國坐在圓桌上」。達靈認為,當時如果沒有國際合作,就不能成功化解金融危機。而今天的世界「更加民族主義,更加保護主義」,也缺乏卡尼在講座中所提及的謙恭態度, 又如何能夠面對金融危機、流行疾病和氣候變化呢?

對這一問題,卡尼回答說,如果沒有國際合作的前景,那麼你就必須在自己國內金融系統周圍築起高牆。「這實際上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你必須保護自己,當然也未必能真的保護得了, 但卻會造成一種擁有主權和獨立的假象。」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教授(Paul Krugman)希望卡尼能夠幫他擺脫對新冠疫情和氣候變化問題的悲觀心態。克魯格曼問:如果世界都不能有效應對新冠疫情這樣的危機,又如何指望全人類能做正確的事情應對象氣候變化這樣的更大危機呢?

卡尼在回答他的問題時,讚揚「一些重要的亞洲經濟體」提供了一些希望,「它們既做了更好的凖備,也做出了更好的反應」,但他沒有具體說明重要的亞洲經濟體究竟是哪些國家。

在被英國歷史學者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問及中國建造世界上最多的火力發電廠又如何能夠兌現巴黎氣候協議承諾時,卡尼回答說,中國在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上非常重要,必須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份子。同時他說中國是最大的零排放汽車生產國,也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國,是綠色能源的領導者,但毫無疑問,「中國也必須擺脫煤炭」。

BBC 價值觀 信貸危機 新冠疫情 氣候變暖災難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