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對華民意急轉直下 後疫情時代中英關係走向如何

聽新聞
▲(圖/REUTERS)

2020年過去了,新冠疫情爆發已經整整一年。不斷湧現的疫苗被形容為「隧道盡頭之光」。但是這條黑暗又漫長的隧道,讓全球很多國家掙扎不已,美國和英國尤甚。

一份報告顯示,疫情影響下,英國民眾對於中國大陸的印象急轉直下,持負面印象的達62%;68%的受訪英國人稱過去三年對中國大陸印象惡化。在英國公眾輿論中,只對俄羅斯和朝鮮的印象差過中國大陸。該報告由中歐亞洲研究所(CEIAS)和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等機構發佈。

2015年,中英兩國宣佈開啟「黃金十年」,僅僅五年過去,美好的願景不僅沒有實現,而且在美國因素、香港問題,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中英關係也不斷惡化。然而,疫情帶來經濟困境,脫歐之後面臨貿易訴求,再加上氣候變暖,英國在某種程度上又需要中國大陸。

民意巨變和對華強硬

這份報告名為《新冠時代英國輿論的中國大陸印象》,報告來源於2020年9月到10月在歐洲13個國家進行的民意調查。

參與調查的英國人對中國大陸的觀點明顯更負面,超過62%的受訪英國人對中國大陸的印象是「負面」或「非常負面」。這在歐洲13國中比例是最高的。

不僅如此,超過68%的受訪英國人表示,他們對於中國大陸的印象在過去三年變差了。這一幅度也是歐洲13國中最高的。

根據這項調查,在英國公眾輿論中,只對俄羅斯和朝鮮的印象差過中國大陸。

報告作者之一、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高級研究員夏添恩(Tim Summers)表示,2020年英國輿論對華明顯惡化,可能主要與新冠疫情有關。新冠病毒的英文單詞「COVID-19」是調查中與中國大陸關聯度最高的詞。

「其次,關於香港、新疆事態發展的負面報道也導致對中國大陸看法的惡化,因此在英國有相當多的政治游說團體主張對中國大陸採取更加批評性的立場。」

在議會制民主國家,輿論傾向會傳導至政治領域,最終影響國家政策。在英國政壇,不同的聲音代表不同的政治主張,角逐勝出者代表英國的國家行為。夏添恩認為,不同的政治壓力依然存在,但是目前英國國內要求對華採取更鷹派立場的壓力,「很久以來都沒有這麼強了」。

Britain"s Prime Minister Boris Johnson poses for a photograph with a vial of the AstraZeneca/Oxford University COVID-19 candidate vaccine, known as AZD1222, at Wockhardt"s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facility in Wrexham, Wales, Britain November 30, 2020.
Reuters
輿論傾向會傳導至政治領域,最終影響國家政策。英國現任首相約翰遜在脫歐事宜告一段落後,如何處理對華關係受人關注。

「黃金時代」不再

英國是最早承認中國大陸的西方國家之一,兩國早在1950年代就建立了外交關係。但冷戰期間兩國關係並未得到發展。直到1982年,瑪格麗特·撒切爾成為第一位到北京訪問的英國首相。

中英之間的真正的第一輪蜜月期是在香港主權移交後。1998年,時任中國大陸總理朱鎔基與英國首相布萊爾互訪,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建立中英全面伙伴關係。此後的20多年,英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日益緊密。

習近平上台後,中英關係似乎凖備好進入新一輪蜜月期。2015年,習近平訪問英國,與英國首相卡梅倫在酒館「喝一杯」的圖像令人記憶猶新,對英國民眾而言這一幕或許不足為奇,對中國大陸而言,這樣的場景極具象徵意義。

習近平與卡梅倫在酒吧喝酒
Getty Images
中英關係在卡梅倫掌政時代曾經十分緊密,但之後漸漸冷卻。

清華大學的卡瑟琳·默頓(Katherine Morton)表示,「因為當時中國大陸與美國的關係在變壞,所以英國有所不同的對華策略、英國願意承認中國大陸是經濟大國、想方設法加強雙邊貿易、文化、教育交流等等,都非常重要。它的象徵意義在於人們看到了一個更密切而且平等的伙伴關係。」

中國大陸在2015年初推進"一帶一路」,對於這個野心勃勃的全球投資計劃,中國大陸需要來自西方主要國家的背書。英國則希望重振北方經濟,亟需大量投資。

在中英兩國的政治推力下,大批項目進行簽約。中英關係也被雙方定義為開啟了「黃金十年」——2015年初,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提出打造中英關係的「黃金時代」;9月,時任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則稱兩國應攜手打造「黃金十年」。

奧斯本後來向BBC表示,黃金時代當然是一種很中國大陸的說法,對英國而言是要從從單純的商務關係到更加事務性的深層關係,以便共同解決世界上面臨的大問題。「它不是說我們與中國大陸總是保持意見一致,但是至少是與世界上真正的重要國家保持接觸與互動。」

今年是「黃金十年」的第五年,兩國關係非但沒有改善,從民間輿論到政治姿態,都急劇惡化。

今年疫情之中,中國大陸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一次線上發佈會上稱,「人們在問:中英關係怎麼了?原因何在?是中國大陸變了?還是英國變了?我的回答是:中國大陸沒有變,變的是英國。中英關係遭遇困難,責任完全在英方。」

夏添恩曾任英國駐香港領事以及駐重慶總領事。在他看來,中英關係不是突然變化的。「我認為,英國已經調整了對中國大陸的態度,這種調整大約在2017年或2018年就開始了,不過在2019年和2020年才變得更加明顯。在人權問題上和香港問題上,政府的立場更加鮮明。我預計這種情況會繼續下去,我們應該會看到2021年英國政府對華會更具批評性。雙邊關係可能會整體惡化。」

因為香港,中英關係正在發生長久的改變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更多陰影

除疫情外,香港也成為英國輿論日漸關注的對象。上述報告披露,受訪英國人中絶大多數支持給予香港人居英權。在未來的中英關係中,香港也成為一個更加繞不開的話題。

夏添恩表示,現在英國的主流觀點是,香港的發展處在由好向壞的轉折點,香港問題也成為中英關係的主要問題。

Former pro-democracy lawmaker Ted Hui Chi-fung, (R), stands outside the Western Police Station in Hong Kong, China, 18 November 2020
EPA
流亡英國的前香港立法會議員許智峯

其次,中美關係惡化也將間接影響中英關係。

英國曾表示要成為中國大陸在西方最好朋友,在拜登治下,英國的這一承諾也將遇到新的阻力。

特蕾莎·梅首相當年的政治顧問提摩太說:「任何一個美國總統都不可能容忍中國大陸崛起,容忍對美國繁榮和安全構成威脅。我們與中國大陸接觸那麼多,發現自己情況有點糟糕,我們的獨立性現在受到了約束。我們已經讓主要的戰略伙伴不高興,我們現在都還不知道英國未來會有怎樣的對華政策。」

但中英關係也非全無亮點。上述報告稱,在經濟和貿易領域,英國輿論對中國大陸負面評價最少,趨於中性。在疫情打擊,以及脫歐等因素下,英國經濟恢復勢必需要中國大陸。不過夏添恩也提醒,脫歐後英國整體外交政策還不明朗,但從優先與日本、美國,甚至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可以看出,中國大陸不會成為英國政策的核心。但在氣候、健康和安全等全球議題上,中國大陸和英國,有各自的長處,兩者都可以獲益於一段合作性的關係。

英國 新冠疫情 中國大陸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