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30歲的加州居民程女士頻繁致電美國國會參議員,敦促他們就一項移民法案投反對票。
她的努力最終功虧一簣。12月初,參議院全票通過《高技能移民公平法案》,它又名為S386法案,目標是確保申請美國永久居留權(俗稱「綠卡」)的外籍人士享有平等的等待時間與移民權利。
來自中國瀋陽的程女士是一名正在申請綠卡的硅谷軟件工程師。包括她在內的許多在美華人擔心,法案一旦通過立法,中國人的綠卡等待時間將會大大延長。
讓她更加憂慮的是,法案在通過前夕新增了一個條款:與中國軍方及共產黨有關聯的(affiliated with)外國人,不得在美國境內調整移民身份、獲得綠卡。
這隨即引發S386法案可能成為「第二個《排華法案》」的擔憂。
《排華法案》在1882年生效,美國對華人勞工關上大門。該法直到1943年才正式廢除,至今仍是美國唯一一項針對特定族裔的移民法。
智庫「美國科學家聯盟」的資深研究員道格·蘭德(Doug Rand)對BBC表示,S386法案可能成為「隱秘的排華法案」。
他指出,19世紀的《排華法案》是針對華人的全面移民禁令,明顯帶有種族歧視色彩;S386有一定限制性,但仍可能堵上數以百萬計的人的移民之路。
「Affiliated(隸屬,關聯)是一個非常寬泛的詞語,如果行政機關有意而為,條文可被延伸到極點,」蘭德說。他曾在奧巴馬政府中任職科技政策幕僚。
在中國,幾乎每一所高校都設有軍訓,以培養學生的紀律性與團隊協作能力,多由預備役軍人、退伍軍人等擔任教官。如果「關聯」一詞被寬泛解讀,「那每個在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可能被指是跟軍方有關聯,」程女士對BBC說。
美國智庫加圖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移民政策研究員戴維·比爾(David Bier)寫道,S386法案的中國相關條文「在事實上」構成來源國歧視。
但他同時指出,由於條文只禁止在美國國內申請移民,申請人仍可在美國國外遞交申請,因此它並非一個全面的禁令,只是一種「高代價的不便」。
近年來,華盛頓對中國共產黨隱蔽影響力的警戒心大大提高,「對華強硬」成為共和、民主兩黨的共識,涉及的領域從外交延展到移民等內政議題。
「兩黨的國會議員都非常擔憂對中國軍方的惡性影響,這不是一個秘密。但問題是,怎樣才是合適的應對方法?」蘭德認為,對華鷹派的國會議員寧願發出「極端強烈、可能過分」的信號,「而不是找到一個更有針對性的應對方式。」
S386法案最初由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麥克·李(Mike Lee)與剛剛當選副總統的加州民主黨參議員哈里斯(Kamala Harris)在2019年提出。移民政策研究員比爾寫道,在參議院投票前夕主張加入中國條款的,相信是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參議員裏克·斯科特(Rick Scott)。他屬於國會中的對華強硬派。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中國是美國新移民的最大來源國,2018年共有14.9萬中國人移民美國,但如果目前版本的S386通過,這一趨勢可能被扭轉。比爾表示,中國移民在科學、技術和醫學上的創新大大造益美國,S386中的中國禁令或將迫使這些人離開美國。
法案的早前版本在眾議院已通過,但由於參議院作出了諸多改動,兩院仍要就文本內容達成共識,法案才會被送到美國總統辦公桌上,等候簽字生效。
蘭德預期,這項移民法案在明年1月國會換屆前在眾議院通過的機率很低,而帶有爭議性中國條款的版本通過的機會「近乎於零」。在新一屆國會受任命後,法案還需重新審理,內容很可能作出調整。
S386在參議院闖關成功,讓程女士對她的綠卡申請愈感悲觀。她還注意到,中美關係每況愈下,美國近期出台了多個限制中國人入境的政策。
10月,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在新指引中明確指出:「除非另有豁免,否則國內外共產黨或其他極權政黨(或分支機構和附屬機構)的成員,或與之緊密關聯的人,在申請移民時將不獲受理。」
類似的規定早在冷戰時期已出台,但未被嚴格執行。雖然新指引沒有提到針對哪個國家,但鑒於中美兩國之間的對抗不斷升級,許多觀察者認為,該政策劍指有中國共產黨背景的移民。
近期,美國收緊了對中國人的旅遊、商務、學生簽證政策。
9月,美國基於「國家安全考量」,取消千名中國學生簽證。12月初,美國國務院宣佈,對中國共產黨員及其直系親屬赴美簽證施加限制,將其商務及旅行簽證的有效期從10年減至1個月,從多次改為單次入境。
中國共產黨員人數約有9千萬,估計這項政策約影響2億7千萬人。但普遍認為,由於美國難以核實數百萬中國普通黨員的身份,這項新政難以全面實施。
美方稱,此舉是為保護美國免受「惡意影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則說,這是「極端反華勢力」對中國的「政治打壓」。
蘭德指出,不少中國人入黨只是為了職業發展需要,這項針對所有黨員及家屬的簽證政策殺傷力過大,猶如「在需要手術刀的地方使用大錘」,可能會到頭來損害美國在旅遊、教育等領域的收益。
「無論是對華政策還是移民、簽證政策,政策制定者總會面臨一種誘惑,把這些政策當作一種反間諜或者執法的工具。但當他們這麼做的時候,就會出現魯莽行事的危險,」蘭德說。
美國數十年來被認為是移民的首選地,因其多元文化而享有「大熔爐」的美譽,匯聚了世界各國的人才。但近年來的H1B工作簽證抽籤制度、曠日持久的綠卡排期,讓不少潛在移民對美國望而卻步。
程女士在10年前赴美讀書,先後修讀了兩個碩士學位,經歷三次H1B的抽籤,才在美國取得穩定的工作簽證。她說,初來乍到時,她曾懷揣著一個美國夢,歷經多年,卻對美國的移民系統感到失望。「政策變來變去,對腳踏實地的人有各種的不公平。」
居美10年後,程女士近日遞交了綠卡申請,但這遠不代表她走上了移民美國的康莊大道。
美國每年有14萬綠卡配額,每個外籍國家人士不能超過總配額7%的限制。這一上限導致來自印度、中國等人口大國的移民申請大量積壓,他們因此需要排期數年、甚至十多年,才能獲得美國綠卡。本月拿到職業移民綠卡的印度籍人士中,等待時間最長已等了11年半,而中國人最長則等了5年。
S386法案主張取消職業移民綠卡的國家配額,但綠卡總量不會顯著增加,以「先到先得」方式決定排期。
美國移民法分析人士指出,法案如果通過,對華人的移民申請是把雙刃劍。
以中國籍申請人為主的EB1傑出人才、EB5投資移民的綠卡申請有望加快。然而,在其他職業綠卡的申請中,排期擠壓嚴重的印度籍人士將獲得優先處理,導致他國申請人的排期大幅延長,排期第二長的中國或無法倖免。
總統特朗普今年7月簽署行政命令取消對香港的特殊地位,這意味著,在美國移民法中,持香港護照的居民跟中國大陸居民如今享有同等待遇。而來自台灣、東南亞、歐洲等其他地區的人士,在S386的改革之後,將面臨更長的綠卡排期。
程女士對S386法案的解讀是:「對印度人非常有好處,對中國人比較不友好」。由於副總統當選人哈里斯曾牽頭這項法案,華人社區亦對此議論紛紛,質疑她「便幫」印度裔。在綠卡總額增長遠趕不上申請人數增速的情況下,各族裔的潛在移民心生芥蒂。
「這讓移民群體倒戈相向,」蘭德形容,這個結果「悲慘」。
「我認為綠卡國家配額造成了一個無法忍受的情況,特別是對於來自印度和中國的移民來說,他們本該早就成為美國人了,」他表示,「但這個問題是一個零和博弈,真的很難解決。」
根據美國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的報告,如果綠卡總額不顯著提高,S386法案無法解決申請大量擠壓的問題。在2030財年,擠壓申請數將從如今的90萬例飆升至超過200萬。屆時申請綠卡的外籍人士,將要等37年才能拿到這張永久居留卡。
移民游說組織認為,這樣漫長的等待,將讓美國對國際學生、外籍研究員和教授失去吸引力,摧毀美國高校的商業模式。
特朗普上台後進一步收緊移民政策,築起美墨邊境牆,嚴厲打擊無證移民,減少收容難民,對多個穆斯林國家實施旅行和移民限制。在新冠疫情爆發後,他動用行政權力,收緊工作簽證,凍結綠卡發放。
拜登上任後,預料將撤銷多項特朗普的移民舉措,美國的移民政策或重回奧巴馬時代。拜登表示,計劃增加H1B工作簽證和綠卡數額,並向有科研博士學位者頒發綠卡。
但他能否推行任何有意義的移民改革,還需看國會參議院控制權花落誰家。
目前,共和黨已鎖定50個席位,領先民主黨的48席。喬治亞州兩個聯邦參議員席位仍懸而未決,將在2021年1月5日進行補選。
蘭德認為,如果如果共和黨繼續控制參院,移民改革的通過可能性低。而如果兩黨平分席位,像S386這樣有一定兩黨支持的法案,或有機會通過。
而在程女士看來,S386提倡的移民改革仍不如人意。她說,如果無法在美國長期居留,她會返回中國發展,因為那裏「發展非常迅速,每天都有新的東西」。
對希望移民美國的高技能外籍人士來說,美國國會的對峙意味著無果的等待。新冠疫情對美國就業市場的沉重打擊,也預示著移民法律改革的步履維艱。面對諸多的未知,越來越多教育程度高的潛在移民把眼光投向了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