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RCEP成形後對台灣的產業衝擊,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說,石化、紡織上游業者受到影響較大,經濟部會持續盤點,就各產業的各項目進行溝通,未來將朝兩大面向努力,包括打造台灣成為高階製程中心及致力爭取加入CPTPP。
歷經8年磋商,亞太15國今天在東南亞國協峰會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一個涵蓋東協10國、中國及日韓紐澳等5國的全球最大自貿區就此誕生,關稅廢除率達91%。
王美花下午在經濟部受訪時表示,台灣出口到RCEP國家的商品中,有7成是零關稅的資通訊產品,其他產業如石化、紡織、鋼鐵等3成產業需要關稅;其中,鋼鐵、汽車零組件業主要銷售至歐美,紡織中下游業者早已在海外布局,受到衝擊應有限。
受到較大影響的為石化與紡織上游原料業者,石化產品主要銷往中國,而紡織原料則可能面臨與中國、日本、韓國競爭的關稅障礙。
不過,她也表示,RCEP會造成多大的衝擊,還要視降稅清單而定,經濟部將持續盤點,與各產業針對各個產品進行溝通外,也會同步了解中國、日本、韓國對每項商品所課的關稅多寡。
王美花坦言,東協國家和日本、韓國等國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多年,台灣企業早已承受壓力多年,在此壓力下,鋼鐵、紡織等產業早就到海外投資,像紡織業還把研發中心留在台灣。
王美花說,從激烈競爭中突圍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升自我競爭力,讓台灣成為高階製造中心,否則台灣永遠會面臨國際上各種競爭;經濟部會持續與業界密切合作,如工具機也可透過智慧製造提升競爭力,進行多元布局。
此外,政府也會持續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舒緩廠商的關稅壓力。
王美花也提到,一個商品要出口到其他國家,其實要通過重重關卡,關稅不是唯一的因素,像是台灣積極發展新南向政策,出口至印尼與馬來西亞的高關稅產品如醫材,就克服取得許可證的困難,銷售額不斷成長。
(封面圖/翻攝自東協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