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圖/BBC)
美國總統不單是美國的領袖,他大概是地球上最有權力的人,做的任何決定都可以改變我們許多人的生活,特朗普也不例外。他當美國總統四年來,改變了什麼?
川普多次聲言美國是「世上最偉大的國家」,但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調查顯示,川普沒有幫助改善美國的海外形象。
研究中心近月在13個國家進行調查,發現在許多國家人民對美國的印象跌至近20年來的低點。例如在英國,只有41%的受訪者表示對美國印象正面,在法國這個數字更只有31%,是2003年以來最低。
在德國,這個數字更低,只有26%的受訪者表示對美國持正面看法。
調查同時發現,美國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是一個主要影響印象的因素,7至8月接受訪問的人中只有15%認為美國處理得當。
川普曾經以「一個代價昂貴的騙局」形容氣候變化,但之後又說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因此外界很難凖確了解他對氣候變化的看法。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上任六個月後就宣佈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令科學家感到沮喪,加入該協定的近200個國家承諾將全球氣溫上升幅度保持在攝氏2度之內。
美國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研究人員警告說,如果特朗普連任,就絶不可能阻止全球變暖。
川普對巴黎協議的徹底反對令美國製造的貨物面臨太多監管限制,令美國製造商結業。特朗普之前做了許多類似的舉動,包括廢除一系列有關限制污染措施的法規。
來自價格更低廉的天然氣的競爭衝擊,加之許多州份都大力推廣可再生能源,數個美國煤礦仍然要關閉結業。美國政府的數字顯示,當地2019年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在130多年來首次超過煤炭的發電量。
美國最初退出巴黎協議時,外界擔心會引發其他國家彷效,這個情況最終沒有發生。
就職典禮僅一周後,川普就禁止來自七個穆斯林多數國家的旅行者的入境美國。 目前仍然有13個國家或地區受到嚴格的旅行限制。
2019年居住在美國的外國出生人口數量比2016年(奧巴馬總統上任的最後一年)高出約3%。 但 這些移民的原藉國家與之前不同。
川普大幅削減了可以在美國定居的移民人數。 在2016財政年度,美國吸收了近85,000名難民,第二年又降至54,000人以下。到2021年,美國接收難民的上限將設成15,000人,是自1980年實施難民計劃以來的最少。
川普在2017年10月的一次採訪中說:「我認為我想出的最重要的術語之一是『假』。」
他沒有發明「假新聞」一詞,但可以說他令這個詞語變得普及。 根據美國數據分析網站Factba.se的資料,自2016年12月首次發推文以來,他已使用該詞語約2,000次。
隨著時間的推移,網絡搜尋結果顯示美國在2016至2017年對這個詞語的興趣開始增加,美國人民的興趣在2016年他頒發「假新聞獎」那一周更急速上升。
在2016年白宮競選中,「假新聞」意味著不真實的報道,例如有關教宗方濟各支持川普當總統的報道。 但是,隨著它逐漸流行起來,這詞語已經不再指一般的錯誤信息。
川普經常使用「假新聞」來攻擊他不同意的新聞報道。 例如他在2017年2月將幾個新聞媒體稱為「美國人民的敵人」。
泰國,菲律賓,沙特阿拉伯和巴林等地的領導人都採用了這個詞,其中一些政客利用散佈「虛假新聞」的指控,來證明他們鎮壓和越訴反對派社運分子和記者是正確的做法。
一些輿論批評,這些政客在客觀可信的新聞報道安上「虛假」這個形容詞,是從根基上破壞民主。
川普在2019年2月的國情咨文中保證美國會從敘利亞撤軍,並宣稱:「偉大的國家不會進行無休止的戰爭。」
但數字卻給出一個不同的說法,川普最後決定在敘利亞保留約500名士兵,以保護油井。 特朗普縮減了駐守在阿富汗、伊拉克和敘利亞的軍人數量,但是他任內美國軍隊沒有從任何地方撤走。
當然,川普還有多種方法影響中東局勢,例如他2018年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並承認這座城市(包括它被佔領的東部)為以色列首都,推翻了前任總統的意見。
另外,上個月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巴林簽署協議使與以色列的關係正常化時,他稱這個發展為「新中東的曙光」。這也許是特朗普政府最重要的外交成就。
川普對不是他商討的協議都不大喜歡。在他任職的第一天,他就將跨太平洋伙伴關係(Trans-Pacific Partnership)形容為「可怕」。中國認為TPP是為了遏制其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因此美國退出主要得益人就是中國。但是在美國,仍然有批評者認為該協議會損害美國的就業機會。
川普還與加拿大和墨西哥重新談判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他稱之為「也許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貿易協議"。新制定的協議與原本的版本沒有太大分別,但加強了勞工條款和汽車零件採購規則。
川普真正的計劃是讓美國從與世界的貿易中受益,卻演變成與中國的激烈貿易戰,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對彼此的商品徵收了數千億美元的稅。對於美國大豆種植者以及科技和汽車行業而言,這一直是令人頭疼的問題。隨著企業將生產轉移到越南和柬埔寨等國家以降低成本,中國也受到了影響。
許多美國公司為了避開川普新增的關稅,減少進口貨品,這令美國2019年的貿易逆差比2016年減少,但美國仍然進口仍然遠遠高於出口額。
川普2016年當選美國總統後,收到台灣總統蔡英文的賀電,之後在推特透露與對方通電話,打破了台美1979年斷交以來雙方政府人員溝通的一個慣例。時任BBC中國編輯的格雷西(Carrie Gracie)預測,此舉將在北京引發「警惕與憤怒」。
川普的大膽揭幕戰是中美搏奕中的第一場,這場競賽已經使關係陷入了多年來的最低點。
美國之後宣佈中國在南中國海的領土聲索非法,又對其商品加徵關稅,封禁受歡迎的手機程式TikTok和微信,之後又以國家安全為由將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列入黑名單,這些行為都惹怒了中國。
但這種緊張關係在川普上台前就已經出現,部分歸因於中國自己的行動。自2013年以來執政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繞過香港立法會,在當地設立香港《國家安全法》,又據報大規模監禁中國穆斯林少數民族維吾爾人,引起批評。
美國領導人的換任不一定意味著氣氛會緩和。民主黨候選人喬拜登稱習近平為「流泯」,並聲稱中國領導人「身上沒有一條[民主]骨頭」。
川普在2019年除夕發佈推文說:「伊朗將對我們任何設施的人員傷亡或造成的損失負全部責任。他們將付出非常高的代價!這不是警告,而是威脅。」
他最後加上一句:「新年快樂!」
幾天后,美國暗殺了伊朗最強大的將軍蘇萊馬尼(Qasem Suleimani),震驚全球。伊朗進行了報復,向美國在伊拉克的兩個基地發射了十幾枚彈道導彈。超過100名美軍受傷,分析家認為這令兩國處於戰爭的邊緣。
戰爭最終沒有爆發,但是仍然有無辜平民喪生:伊朗發動導彈襲擊僅幾小時後,伊朗軍方錯誤地擊落了烏克蘭的一架客機,炸死了機上所有176人。
親美的伊朗國王巴列維1979年倒台之後,美國和伊朗一直處於對峙狀態。52名美國人被扣為美國大使館內的人質。 特朗普在2018年放棄了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15年簽訂的核協議,加劇了緊張局勢。根據協議,伊朗同意限制其核計劃,以換取取消經濟制裁。然後他實施了白宮所謂的「有史以來最嚴厲的制裁制度",旨在迫使伊朗領導人達成更多他喜歡的協議。
德黑蘭政府拒絶屈服。制裁使伊朗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到2019年10月,食品成本同比上漲61%,煙草價格上漲80%。一個月後,遭受苦難的伊朗人舉行了廣泛的抗議活動。
儘管這兩個重災國家的冠狀病毒危機都吸引了政治關注,但它們的外交渠道仍然很少,可以觸發衝突的原因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