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成預測失智症能手 或助醫生一臂之力

聽新聞

▲(圖/IBM)

先看一幅素描畫,畫中有兩個小孩趁媽媽轉過身之際在廚房偷餅乾吃。

研究人員讓人工智能(AI)聽人們描述這幅畫面的語言樣本,對語言組織、語法、聲音等進行分析,然後判斷哪些人未來更有可能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症(失智症中的一種,或俗稱癡呆症)。

研究人員所使用的AI模型是由美國IBM研究中心和製藥巨頭輝瑞公司(Pfizer)研製的。

人工智能預測率

研究人員說,AI可以比醫生提前7年做出預測,凖確率為70%,

英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的負責人卡拉格(Fiona Carragher)說,能提前診斷對病人未來更好地適應病症至關重要。

卡拉格還表示,雖然目前對癡呆症並沒有特效藥,但如果人們能早日接受干預治療,效果會更好些。

卡拉格進一步表示,這是在使用人工智能和語言方面獲得更早、更凖確診斷結果的又一令人興奮的進展。當然,還需在更大範圍和更廣泛的人群中測試。

卡拉格解釋,由於阿爾茨海默症會在症狀出現前15年就能引起大腦改變,因此迫切需要在這方面做更多的研究。

第三大死因

cells
Getty Images
癡呆症是因為大腦神經細胞連接出現問題

阿爾茨海默病通過破壞大腦神經細胞的連接讓記憶力以及其他認知功能受損。

患者會出現喪失記憶力、迷惑、情緒改變、生活不能自理等,最終則導致整個大腦細胞的死亡。

癡呆症是目前各國所面臨的最大健康威脅之一。

BBC記者維克菲爾德(Jane Wakefield)說,僅在美國估計就有550萬人罹患此病。一些研究顯示,癡呆症已經成為繼心臟病和癌症之後的第三大主要死因。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中國60歲以上癡呆症患者約為1000-1100萬人,其中60%為阿爾茨海默病。

助醫生一臂之力

多年來,醫學界用「偷餅乾認知測試」(the Cookie Theft cognitive test)幫助診斷癡呆症和其他一些認知功能疾病。

這種方法是讓測試者「看圖說話」、描繪看到的景象。而AI可以通過敘述者語言的微妙變化,比如語法錯誤和不同的語句結構等來判斷認知功能。

IBM所使用的樣本來自於美國「弗萊明翰心臟研究」(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它是美國的一項長期心臟研究項目,始於1948年,對馬薩諸塞州弗萊明翰鎮5000多居民進行長期跟蹤。

由於這項研究具有長期性,因此AI能夠對人們在認知功能健康情況下收集到的樣本進行分析。

例如,如果AI分析了一位65歲人的聲音樣本,並預測此人到85歲時可能會患癡呆症,那麼就可以對其進行核實,從而知道其凖確率有多高。

IBM醫療保健研究副總裁羅伊尤魯(Ajay Royyuru)表示,最關鍵的是AI可以比臨牀診斷提前7年做出預測,而且凖確率高達70%。

羅伊尤魯告訴BBC記者維克菲爾德,雖然目前沒有已知的治癒方法,但提前知道誰可能會發病仍對治療有幫助。

羅伊尤魯表示,即使無法改變病程,但還是可以進行一些凖備,能把生活安排得更好些。

當然,羅伊尤魯承認,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提前知道結果,而且必須徵得本人得同意。

但羅伊尤魯希望,未來AI可以在診斷癡呆症方面助臨牀醫生一臂之力。

該研究論文發表在《柳葉刀臨牀醫學》的網絡版上(The Lancet eClinicalMedicine journal)

人工智能 失智 阿茲海默症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美國大選前焦慮? 台股早盤跌逾百點

美國大選前焦慮? 台股早盤跌逾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