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尚未完全受控。(圖/EPA)
全球新冠疫情尚未完全受控,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邊境還處於封鎖狀態。10月以來,旅行泡泡的概念再次受到熱議,亞洲的兩大國際城市香港與新加坡率先達成協議,有望在近期以此形式免除往來旅客的強制檢疫隔離措施。
不過,面對潛在的新冠病毒傳播風險,旅行泡泡卻是商機與挑戰並存。
旅行泡泡又稱「旅行走廊」或「旅行經濟圈」,是在關係緊密且互信度較高的一些經濟體內形成的往來機制。
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旅行泡泡著重指在病毒相對受控、彼此檢疫措施互相信任的地方,實現航空往來。
處在同一個氣泡裏的地方相當於形成了排他的小型旅行網絡,在保證健康安全的前提下,人員流動可在較為寬鬆的情況下進行,而對氣泡外的經濟體則依然採用更嚴格的隔離措施。
牛津大學及瑞士的大學的學者模擬不同社交類型與病毒傳播速度的關係,結果發現,氣泡式社交網絡對於延緩病毒感染速度是最有效的類型,相比毫不受限的社交形態可以減少三成感染者。
全球首個旅行泡泡今年5月在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之間達成。澳大利亞與新西蘭之間目前實施單向旅行泡泡。
建立旅行泡泡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人們跨境旅行的需求,更是為了重啟遭到疫情重創的經濟,尤其是與旅遊業相關的零售、餐飲、住宿等。
肺炎疫情爆發後,多國跨境航班數量斷崖式下跌,旅遊業哀鴻一片。各國政府為防控病毒傳播而實施了嚴格的旅行限制,導致4月初全球航班數量比去年下降 80%。
跨國旅行停滯對全球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世界旅遊和旅遊理事會(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估計,約十分之一的工作與旅遊業有關。比如,在希臘這樣的熱門旅遊地,旅遊業提供了約40%的就業崗位。
《經濟學人》認為,旅行泡泡形成的潛在經濟規模可達到全球GDP的35%,佔所有貿易與服務的39%,並且是全球旅遊消費的42%。如同區域性的貿易協定比雙邊貿易協定更有效益,旅行泡泡涵蓋的範圍越大,經濟效益也越高。
要形成旅行泡泡,不僅要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檢疫措施達致互信,還更多取決於氣泡成員之間經濟貿易規模和互補程度。如果成員間的經貿聯合足夠緊密,就更容易形成氣泡,以便互相滿足各自的經濟需求。
香港與新加坡在10月15日達成建立旅行泡泡的原則性協議。雙方有望於未來數周內敲定細節,完成後旅客即可踏上航班。
這兩個地方擁有相似之處,區域面積小,但都是國際大都市。兩地的服務業發達,跨國公司多,同時有著高效的營商環境和累積多年的貿易經驗及伙伴。並且在法律上都繼承了英國的普通法體系。加上華人所佔比重極高、被譽為購物天堂,首先開放互通旅遊被認為在情理之中。
根據香港與新加坡達成的協議,兩地之間的旅行泡泡將不限制旅客的往來目的,比如商務、旅行、探親都可以。旅客在抵達目的地後可以免除強制檢疫或居家隔離,並且行程不受限制。
不過,兩地旅客必須符合多項條件,包括必須在出發前72小時內接受兩地互認的新冠病毒檢測並呈陰性結果,14天內沒有到過其他國家及地區,並且要乘搭特定的直航旅行航班。
另外,旅客還需面臨航班規模隨時調整的風險,因兩地要配合疫情的最新發展。
「旅行泡泡」由英文短語travel bubble翻譯而來,bubble一詞也可理解為「泡沫」。由於疫情瞬息萬變,氣泡可能中途破裂。有些地方看似疫情緩和,但潛在的社區傳播鏈也帶來極大風險。
此前在波羅的海三國建立的旅行泡泡試行不久,便因疫情反覆而暫停,至今仍未恢復。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今年5月宣佈建立氣泡的計劃,原本打算自9月初實施,但也由於澳大利亞疫情持續而擱置;目前只開放從新西蘭到澳大利亞的單向旅行。
在亞洲,泰國原本希望邀請附近病毒感染率低的國家遊客來旅行,比如日本、韓國等,但新一輪疫情爆發打亂了該國的計劃。
香港和新加坡宣佈達成的協議成為下一個觀望點,是否真正實現還尚未可知。
新加坡過去兩周有124人確診,14日有兩例本地確診。而香港近期多次出現每日兩位數新增病例,儘管大多為輸入型,但也存在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協議能否達成,要視乎香港疫情會否在短時間內惡化,如果香港疫情有變化則成事機會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