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EPA)
全世界死於新冠病毒的人超過100萬,許多地區的新感染人數仍在激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統計顯示,美國、巴西和印度的死亡人數幾乎佔全球死亡總數的一半。
專家警告說,真實的死亡數字可能要更高。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不同國家記錄感染數和死亡數的方式不盡相同。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本周一(9月28日)表示,上周該組織公布第一版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檢測試劑應急使用清單,未來六個月內,將有1.2億份可負擔的檢測試劑被送往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
譚德塞表示,這批基於抗原檢測的試劑能夠在大約15-30分鐘內提供可靠的檢測結果,將「有助於擴大檢測範圍,尤其是在缺乏核酸檢測實驗室條件的偏遠地區,以及病毒傳染率較高地區」。
世衛組織在隨後發佈的新聞稿中表示,已與兩家檢測試劑盒生產商雅培(Abbott) 和韓國SD Biosensor以及蓋茨基金會達成協議,將在六個月內生產1.2億份這種方便攜帶和使用的快速檢測試劑。
非洲疾控中心與合作伙伴將於十月開始在首批20個非洲國家進行發放。目前這批試劑的定價最高不超過每支5美元。該協議涉及包括拉丁美洲國家在內133個國家。就死亡率和感染率而言,拉丁美洲是目前受新冠大流行打擊最嚴重的地區。
全球約有240種潛在的疫苗處於早期開發階段,其中40種正在臨牀試驗中,有9種在最後的臨牀三期試驗,臨牀三期需要在數千人甚至更大規模人群身上測試。疫苗開發通常需要數年時間,但是由於全球緊急情況,科學家們正以驚人的速度研發疫苗。
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AstraZeneca )共同研發的疫苗已被證明可以觸發免疫反應。英國政府和研發者達成協議,如果證實有效,將在英國提供一億劑疫苗。
中國宣稱,其研究的一款疫苗已證實可產生抗體,並已供給中國軍隊。另一款疫苗的研發者中國國藥集團曾吹風稱,該疫苗最快將在2020年12月上市。但人們對疫苗生產速度提出擔憂。
與此同時在俄羅斯,科學家表示對「衛星五號」(Sputnik-V)疫苗進行的早期測試顯示出免疫反應跡象。他們在本月初的一份報告中說,每個試驗參與者都產生抗體,並且沒有嚴重的副作用。
俄羅斯在8月份允許該疫苗的使用,這是全球第一個這樣做的國家。但也有專家表示,早期試驗規模太小,無法證明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表示,儘管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 表示,疫苗不太可能在2021年年中前廣泛普及,但美國人應該最早可以在10月獲得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預計到2021年中才會看到廣泛的疫苗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