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衝突:印度手中到底有什麼「西藏牌」

聽新聞

▲(圖/Getty Images)

 

中印邊境衝突加劇,「印度打西藏牌」一說浮出海面。中國一直強調西藏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印度手中到底有什麼西藏牌呢?

在西藏問題上,中國的「底牌」一直亮明,但印度方面立場似乎模糊,引起外界對其「底牌」猜測。

2020年中印邊界上發生了自1962年邊境戰爭以來最嚴重的多次衝突。而在下半年的衝突中,印軍由藏人組成的「特種邊境部隊」(SFF)曝光。

此外,一名藏人軍官在衝突地區喪生後,棺木不僅覆蓋印度國旗,還覆蓋了象徵西藏獨立的雪山獅子旗,令外界關注印度是否在西藏問題上的立場又發生了變化,媒體上質疑,印度是否要打所謂的「西藏牌」。

印度的民族主義媒體發聲,敦促印度政府利用西藏問題施加外交影響、加大外交壓力。

中國一直強調,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領土。歷史上,大英帝國對西藏的影響也曾讓印度手中掌握實實在在的「西藏牌」。不過,這些資源優勢都已經在過去半個世紀逐漸消失。

回顧北京和新德里雙方與西藏關係的歷史,或許有助於理解中印邊境衝突的淵源。

跨越邊境的藏族歷史

西藏是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今天如同分割北京和新德里的天然屏帳。世界屋脊之上形成了獨特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

據中外歷史學者考證,遠古早先的藏民部落也經歷了分分合合的錯綜複雜的歷史,在中國唐代時期曾形成吐蕃帝國,疆域及下屬國向南包括喜馬拉雅山南北麓現今印度、巴基斯坦的很多領土,向北向東包括青海全部、甘肅大部、以及現今的新疆、寧夏、陝西、四川、雲南省部分區域等遼闊地區。而現屬印度的拉達克等藏區在清朝初期還是西藏的藩屬國。所有這些地方至今還有藏族人居住。這也就產生了後來所謂的「前藏」、「後藏」和大藏區等不同說法,跨越了中印目前的邊境。

吐蕃王朝及後來的西藏王朝發展出獨特的西藏文化,不僅與中國的漢族、蒙古族、滿族進行經濟文化政治和宗教交流,還與現今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印度有多方面聯繫。比如藏文書寫的來源是古印度的梵文書寫,而蒙古帝國官方的蒙古文則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任命吐蕃法王八思巴為國師後制定的。

需要指出的是,印度是1947年獨立的,在大英帝國於一百多年前統一南亞次大陸之前包括數百個獨立的王公國,分佈在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南亞各國,曾對西藏宗教文化發揮重大影響的古印度人物來自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

北京的千年聯繫

中國將西藏視為其「核心利益」。北京強調自唐朝吐蕃時代藏漢雙方已經通過王室間的聯姻、會盟,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建立了密切的聯繫,為最終建立統一的國家奠定了基礎。那時候,歐洲還處在中世紀,英格蘭尚未出現,更沒有後來的美利堅。

十三世紀中葉,西藏正式歸入中國元朝版圖。之後儘管中國經歷王朝興替,中央政權多次更換,但西藏至少一直在名義上處於中央政權的管轄之下。到了清朝初期,除了政治經濟管轄,更要求西藏宗教領袖達賴、班禪的冊封需要得到北京首肯。

但北京對西藏的實際管轄自從大清帝國末期鴉片戰爭後不斷失控:彼時,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在南、沙俄帝國在北都對西藏產生了巨大的慾望,並開始從東方和西方不斷入侵蠶食政治腐敗和經濟衰落的大清帝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極大地影響了西藏。

但在西藏與北京的傳統關係日漸衰微這段時間裏,即使政權更替,北京都沒有放棄對西藏的主權。1912年辛亥革命爆發民國成立,各地清軍反叛朝庭宣佈獨立,駐藏清軍被驅逐出藏,藏地開始出現鬧獨立的運動。但中華民國合法繼承清朝,就是因為民國成立前已經宣佈,它是漢、滿、蒙、回、藏等民族為一體的共和國,不是僅代表漢人的政權,並以五色旗為國旗,將西藏為領土一部分寫入憲法。

中國方面強調,民國政府的立場,後來得到了被認為是近代西藏獨立開創者的十三世達賴喇嘛的同意。後者對西藏被大英帝國兩次軍事入侵但清庭腐敗見死不救深惡痛絶。十三世達賴喇嘛在民國內戰不斷之時,在英國人幫助下啟動西藏軍事經濟現代化進程,但對英屬印度試圖完全控制西藏一直予以抵抗。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藏,發動昌都戰役,擊潰藏軍主力。1951年西藏方面代表進京與中央政府談判,簽訂和約,解放軍18軍進藏,藏軍逐步改編為解放軍,中印邊境歷史開啟了新的一頁。

英屬印度在西藏的特權

一百多年前,大英帝國憑借如日中天的國力,在全球擴張。英屬印度通過和平通商和暴力戰爭,同時與大清帝國和沙俄帝國展開了對西藏的爭奪。除了直接在1888和1903年發動過入侵西藏的軍事行動外,也對西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一度發揮了巨大影響。

藏族精英如同清末民初內地其它各族精英一樣,對大英帝國的先進軍事經濟科技和文化知識產生了嚮往。一些西藏貴族將自己的子女送往英國等國留學,比如後來成為西藏歷史人物的龍夏·多吉才傑(曾為留英學生領隊),強俄巴·仁增多吉,阿沛·阿旺晉美等等,退而求次者則在英屬印度的英國人開辦的大學留學。這些人後來大多成為西藏地方近現代政治、經濟、軍事各領域現代化的中堅。

曾經在清朝時期抵抗過英軍入侵的十三世達賴喇嘛領導的政教合一政權,自民國建立後,在英國人的指導下按英國模式建立了相對現代化的藏軍,郵政,貨幣等體系,英屬印度利用戰爭和開埠通商,從金融經濟上主導了藏區發展。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50年代,比如50年代早期西藏佔據主導地位的貨幣仍是印度盧比。

達賴喇嘛、班禪喇嘛上世紀50年代在北京與毛澤東、周恩來與劉少奇合影
Getty Images
達賴喇嘛、班禪喇嘛上世紀50年代在北京與毛澤東、周恩來與劉少奇合影。

印度1947年獨立後,全面繼承了大英帝國在西藏留下的一切遺產,包括當時西藏的郵政、驛站、電話、電報系統。即使是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18軍進駐西藏後,印度仍還在西藏一些地方有駐軍和租借地,享受著當年大英帝國留下的特權,至1955年才將有關物資出售移交給北京。

改變邊境實力的交通

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直至1950年代青藏、川藏、新藏三大公路通車之前,今印度東北地區交通等基礎設施明顯優於中國,以至於喜馬拉雅山南側道路平緩的西藏與英屬印度之間的貿易和人員往來比與內地之間的往來更加便利。

上世紀50年代,西藏對內地貿易交通仍主要依靠借道印度,北京政府派員入藏通常需要取道印度。據稱就連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中解放軍使用的不少糧食和物資還是要提前借道印度運抵西藏。而內地與藏區自古交流僅靠穿越天險的茶馬古道,交通極為危險,從四川或青海進藏靠人畜馱行艱苦跋涉,沒有半年時間難以到達。

自從1950年18軍進藏開始,一直到1954年才修建成內地與西藏第一條可以通行汽車的公路川藏公路。1954年又修建了可通行汽車的青藏公路。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和工程建設能力的提高,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條現代化鐵路青藏鐵路2006年通車,徹底改變了中國內地與西藏交通不便的狀態,更改變了中印邊境的實力對比。

印度對西藏態度的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建立後,印度1950年予以承認。但雙方隨即開始了就印度在西藏特權和邊境等問題長期堅苦的外交談判。

印度媒體稱,1954年印度才承認西藏是中國的領土。但這種求同存異並未持續很久:1959年,尼赫魯同意十四世達賴喇嘛和當時西藏部分高層貴族等藏人逃到印度,為流亡藏人打開大門。中印交惡,邊境緊張持續升級,1962年邊境戰爭爆發,印度受辱。印度隨即加大對流亡海外的藏人支持。

但這種支持在過去半個世紀裏似乎總有搖擺。2003年,印度總理瓦傑帕伊訪華,承認西藏自治區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承諾不允許藏人在印度從事分裂中國的活動,換取中國承認印度1975年出兵吞併的清朝藩屬國錫金王國是印度領土。

中國政府於2005年正式承認了錫金為印度一個自治邦的既成事實。

印度會打西藏牌嗎?

但印度政府多年的宣傳讓很多印度民粹主義者認為,中國吞併了西藏並佔領了大片印度領土。不過,印度對流亡海外藏人的支持似乎是非常有限的。

英國《每日電訊報》2019年曾報道稱,流亡海外的藏人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對《通過他們的眼睛看印度》一書的作者辛格說,「在2014年習近平訪問德里同莫迪舉行會談的時候,我要求同他(習近平)會面。習近平主席同意了,但是印度政府對會見的態度十分謹慎,所以那個計劃沒能實現。」

2020年中印邊境衝突加劇和媒體上出現「印度打西藏牌」一說之際,曾擔任印度外交國務秘書(即印度外交部副部長)的印度戰略學者希亞姆·薩蘭認為,印度手中並不存在所謂西藏牌。

他說:「就像印度的許多怪異幻想一樣,這不會給中方造成任何真正的痛苦,反而可能加劇北京(對新德里)的不信任和敵意。與對手談判時,絶不應該在對方擁有更大分量和利益的問題上挑起對抗。」

近期,印度採取了多項針對中國的經濟限制措施,但是,BBC國際媒體觀察部的南亞資深分析員Sachin Gogoi說,沒有跡象表明,莫迪政府的西藏政策有明顯改變。

他說,或許莫迪政府並不完全信服,中國似乎並不在意在國際間面臨的「擴張行為」指控,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挑起西藏問題是否有效。或許,德里不願亮出「西藏牌」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和北京的關係可能會轉向。推翻(對中國)APP的禁令可能不難,但是,如果改變了過去70年幾乎一直保持一致的西藏政策,短期內恐怕很難再逆轉。

中國 印度 西藏 邊界 領土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