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多個國家政府正在進行新冠病毒抗體檢測,以摸清他們的國民是否曾經感染過新冠 病毒並患上過相關疾病。
其中,一些國家正在設計一種「免疫護照」,未來可能有更多國家效仿。
這種模式的原理是,通過護照顯示你曾患新冠疾病,並且不會再次攜帶或感染這種病毒。這樣以來,護照的持有人可以擺脫封鎖限制。
但這種理論是否正確?是否會因此產生一群擁有抗體的精英,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約會、旅行及工作,而其他人仍要受制於各種衛生防護措施?
本文以BBC國際台《每日商業》(Business Daily)節目中播出的一些採訪為基礎整理而成。
來自英國阿伯丁(Aberdeen)的帕姆·埃文斯(Pam Evans)最近的一次經歷迫使她發現了網絡約會的黑暗面。她說,有一名男性採取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約她見面。
「那是一個周末,有個男人對我說:『我上周剛剛做過新冠檢測,所以我知道我沒病,我們應該見一下』,我說:『不行,絶對不行』……他之後立刻變得非常粗魯。」
她的這名潛在約會對象試圖用自己的陰性檢測結果作為理由,讓她打破封鎖規定,與自己見面。
這是否同理也是一個跡象,顯示那些有辦法證明自己曾經患過新冠肺炎的人,可能在社會上會利用自己的這一特權地位?
在紐約,許多人正在利用抗體檢測結果作為顯示自己是安全約會對象的證據。他們通過抗體檢測展示,自己曾經暴露在病毒之下,現在已經痊癒。
他們會把自己的檢測結果拍照,以此作為一種臨時創作的「新冠免疫護照」。
根據這種理論,如果你體內有抗體,你便不會再次得病。
拋開約會不談,如果我們可以決定誰可以安全復工,誰可以登上飛機,情況會變成怎麼樣呢?對於那些人來說,新冠封鎖期或許可以結束了。
免疫護照的原理是一種證明文件確認你曾經患有新冠肺炎。擁有這種文件的人可以前往沒有文件的人不能去的地方。
如果想要獲得一本這樣的護照,你必須在感染病毒後對抗體檢測反應呈陽性。
根據這種原理,愛沙尼亞正在建立一種「免疫護照」系統,智利也在計劃出台一種「豁免證書」。
愛沙尼亞的系統建立在手機應用程序基礎上,幫助開發這個技術的外匯公司TransferWise聯合創始人辛裏庫斯(Tavvet Hinrikus)表示,在一些地方,這種程序毫無疑問應該得到使用,「比如……誰在照顧我們的老人?我可不可以去探望父母?」
他認為,「如果免疫作為一種概念是存在的,那獲得免疫的人應該得到允許去照顧老人,或者與前線工作人員一樣。」
還有一些正在開發的程序旨在顯示人們的抗體甚至免疫情況,Onfido是其中一個例子。這個程序的聯合創始人加賽(Husayn Kasai)稱,一些美國的連鎖酒店現在已經接受建立在手機應用程序的免疫護照。
「這主要用於想要使用某些服務的顧客,比如水療(spa)或是健身房,社交距離政策在這些地方無法適用。」
但這種技術是否也有邪惡的一面:它是否可能會創造出一種潛在需求,催生一些被認為能對新冠病毒免疫的精英人群?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衛生、心理學與行為科學教授韋斯特(Robert West)擔心,這會帶來一個「分裂的社會」。
「你可以想象一種情形,如果你獲得了一種一定形式的證明,它會為你提供一些機會,而這些機會是那些無法獲得這種證明的人得不到的」,「這會製造出一個多層社會,加深歧視與不平等的嚴重程度,」他說。
韋斯特還警告稱,免疫的大前提可能並不可靠。
「這不是基於扎實的科學基礎,而是基於你自己是否易感(於新冠)的可能性,或者你是否可能將這個病毒傳給其他人」,「這會是在商業壓力驅使下對社會各個領域造成的傷害。」
韋斯特預測,未來有抗體證書的人或許可以照顧屬於脆弱群體的病人,或者一些公司可能會通過員工的免疫護照作為與其他公司競爭的手段。但他認為,目前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擁有抗體是判斷一個人是否會染病或傳染病毒的可靠方式。
在這場全球大流行中,航空領域受打擊尤其嚴重。歐洲最大機場倫敦希斯羅的總裁霍蘭德-凱伊(John Holland-Kaye)希望,所有國家可以認可抗體證書。
「你真正需要的是(要知道)你的健康護照……會被你要前往的國家接受,你也可以安全回家,無需任何形式的隔離。」
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佩特裏-弗洛姆衛生法政策、生物技術和生物倫理學中心(Petrie-Flom Center for Health Law Policy, Biotechnology, and Bioethics)主管沙哈爾(Carmel Shachar)擔心,人們可能會嘗試感染新冠肺炎。
她擔心的一種情況是:「如果你想要回去工作,你會必須先要感染這種致命疾病,而無論是從公共衛生角度還是個人角度,我們都不希望你患這種病。」
隱私也是她的另一擔憂。「如果我的僱主可以要求獲取我的醫療信息,我是否得過新冠,我是否有抗體——他們這樣做是被允許的嗎?如果他們拿到了這些信息,他們被允許共享這些信息嗎?」
她認為,對一些行業來講,將這種信息公開化有明顯的商業好處。「如果我在一家餐廳工作,我的僱主是否可以告訴每個進門的顧客:『別擔心,她可以的,因為她有抗體』?」
她認為,可知的免疫可能會帶來重大益處。「你可以說,對於與新冠病人一起工作的醫務人員或護理機構的人員來說……我們確實希望看到免疫(的存在)。」
她表示,人們真心希望回到大流行出現之前的生活,或是一種接近之前的「新常態」,而且人們也已凖備好為此做出妥協。
盡快達到「新常態」是所有國家政府的目標。許多國家發現,在整體感染率高的情況下,對全體人口進行抗體檢測的想法十分有吸引力。
德國的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正在主導一項大規模隨機抗體檢測項目。
但其中一些檢測的凖確性仍然存疑。美國的新冠肺炎檢測項目(Covid-19 Testing Project)五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當時有12種抗體檢測的凖確率在81-100%之間。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也曾警告稱,一些抗體檢測會錯誤顯示你有抗體,這種情況多達一半。這意味著,一些從未患過新冠肺炎的人可能錯誤認為他們擁有免疫力,並因為這種錯誤的安全感進行一些危險行為。
即使抗體測試結果正確,這是否就意味著你真的具有免疫力?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此表示過懷疑。
比如,在英國,有14名資深學者6月底在《英國醫學期刊》上發表一封公開信表達了他們的擔憂。他們表示,針對英國醫護人員進行的抗體檢測是在沒有「充分評估」的情況下推出的。
回到阿伯丁,帕姆對抗體檢測論也並不信服。
「我們不知道這種免疫可以持續多久。如果你有過那些症狀,我們也不知道是不是百分之百正確。與一個人見面,兩個人坐在公園裏喝咖啡不會給你帶來什麼傷害,」她說。
「我本來也不是會在第一次約會時接吻的人。所以對我來說,保持兩米距離意味著,男人不能立刻朝你撲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