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逃犯條例》修訂到《國安法》,香港過去一年的得與失

聽新聞
▲香港至今仍然有抗議活動,但暴力程度與規模都比去年的示威浪潮小。(圖/Getty Images)

一年前的6月9日,香港就《逃犯條例》修訂案爆發首場大型遊行,數天之後更出現警民衝突,成為持續超過半年示威浪潮的起點。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之後宣佈暫緩修例,但事件激發了一些香港市民對社會深層問題的不滿,最終演變成當地主權移交以來最嚴重的政治風波。

一年過去,修例建議已經被撤回,香港泛民主派也憑借修例風波在去年11月的香港區議會選舉取得大勝,許多板塊在面對「共同敵人」的情況下拋開過去的爭辯,連一些因為本土意識而不願悼念「六四」事件死難者的年青人也再次支持參與紀念活動。

但同時,至今已有逾8000人因為參與香港的暴力示威活動而被捕,北京當局宣佈將在香港實施《國安法》,被視為加強管控香港,香港的經濟也因為示威浪潮和新冠肺炎影響陷入衰退。

過去一年,香港得到的更多,還是失去更多?事態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分析有不同的看法。

示威訴求演變

香港示威浪潮發展至今,示威者的不滿之處已經從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變成指控香港警察處理示威期間涉嫌使用過份武力,變成要求香港政府進行更深入的政制改革。示威者提出的「五大訴求」當中,第五個訴求最初是要求林鄭月娥下台,但後來演變成要求以一人一票方式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部議席。

隨著事態發展,示威者與警察的衝突也越來越激烈,示威者從最初投擲磚塊和石頭演變成扔汽油彈,警方也使用催淚彈、橡皮子彈和水炮車等回應。香港獨立警方監察委員會的數字顯示,警方自去年六月至今年二月處理示威期間,共使用超過16,000枚催淚彈、10,000枚像皮子彈等,拘捕約8,000人。

香港示威:「勇武派」中的一名「和理非」,如何在抗議中不割席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記者在香港理工大學記錄下的晝與夜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其中,去年10月1日中共建政70週年當天、11月香港理工大學和同月中文大學的衝突最為嚴重。警方處理這三場示威當天分別都使用超過1,000枚催淚彈,警方在處理香港理工大學和中文大學的示威時也派出了水炮車。示威者就以石頭、汽油彈和弓箭等武器還擊。

香港建制派也多次舉行遊行和集會,其中最大規模是7月的「守護香港」集會,支持警察嚴正執法處理暴力示威浪潮。主辦方聲稱約31萬人參加,警方就指約10萬人參加。

示威浪潮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今年一月起開始緩和。但隨著疫情近來受到控制,示威者開始捲土重來,警察處理示威浪潮時也開始改變策略,提早介入驅散示威者,至今沒有重演去年大型衝突的畫面。

香港示威遊行風波已踏入第八周。七月一日,數以百計的示威者衝擊立法會,被視作是「反送中」運動的轉折點。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逃犯條例》爭議如何演變成暴力示威浪潮?

逃犯條例遊行紀錄:香港市民在擔心甚麼?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修例風波從2018年12月開始醞釀,當時香港男子陳同佳涉嫌殺害與自己一起到台灣旅行的女友,之後逃回香港。香港與台灣之間沒有引渡協議,香港無法把陳同佳送回台灣受審,由於案件不在香港發生,香港法庭沒有管轄權。

陳同佳早前因為洗黑錢被香港法庭判囚,現在已經刑滿獲釋,他曾表示願意在身兼北京市政協委員的香港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陪同下一起到台灣自首,但至今仍未起行。

香港政府之後建議修訂《逃犯條例》,容許香港法庭向一些沒有與香港簽訂引渡條款的地區引渡犯罪嫌疑犯,包括中國大陸、台灣和澳門,讓香港法庭可以處理陳同佳案。但批評者指出,日後中國大陸當局可以根據經修訂的法例,要求香港法庭移交嫌疑犯到當地受審,意見同時擔心受審者不會在中國大陸的司法制度下獲得公平審訊。

組織多場示威的香港泛民主派組織「民間人權陣線」(簡稱「民陣」)去年6月9日舉行第一次大型反修例遊行,宣稱吸引約100萬人參加,但香港政府堅持修例,並於6月12日在立法會恢復進行二讀。示威者12日在立法會大樓外與警察衝突,成為示威浪潮第一場大型衝突。

林鄭月娥在6月15日宣佈暫停修例工作,但示威者堅持要她正式撤回議案。香港「民陣」6月16日再次舉行遊行,宣稱約200萬人參加,警方指高峰約33.8萬人參加。


壓制力量加大

中國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去年激烈警民衝突的畫面不會再重演,原因包括因為香港經濟受示威浪潮和新冠肺炎影響,許多香港市民轉而關注更實際的經濟和民生問題,而且隨著北京政府推行香港《國安法》,將會影響泛民主派的動員能力,也會壓制「外部勢力」介入香港事務的能力。

英美等西方國家去年多次就香港的示威浪潮發聲,促請香港政府回應示威者的要求,被中國外交部批評是介入中國內政。中國全國人大決議制定香港《國安法》的草案後,多國再次發聲明批評做法侵蝕香港在「一國兩制」原則下的高度自治權。

劉兆佳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說,他認為北京中央政府決定訂立香港《國安法》,令示威者看見即使要求外國介入,都無法迫使中國政府就範,反而令北京政府更強力反彈,而且「外部勢力」不會為香港而犧牲自己太多的利益。

「香港人的心理是什麼?他已經看到,不論自己採取什麼行為,包括使用暴力,都無法迫使中央就範。」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363267261028104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也認為示威活動不會重演,但這只是因為警方加強壓制行動,觸動整場示威浪潮的因素仍然存在。

香港民意研究所最新的調查顯示,以100分為滿分,市民對林鄭月娥五月的支持度為28.3分,比二月最低時回升約10分,但仍然比去年6月示威浪潮爆發前43分低許多。市民對香港警隊的評分去年是61分,但最新的調查發現評分已經跌到36分。香港警察早前回應傳媒查詢時指出,以民調結果評論警察工作好壞「不公平」。

鍾劍華說:「經過一年,香港的問題變得更複雜、更嚴重,矛盾變得更深,社會對立也變得更大。」

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變化. (2014年第一季——2020年第一季). 從2014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一季度香港GDP數字與去年同期比較增幅之趨勢圖 .

香港泛民主派和建制派各自的內部「和解」

香港過去一年的示威浪潮被認為令泛民主派變得更加團結。其中一個明顯的跡象,是香港年輕人再次願意參加「六四」事件的悼念活動。香港數年前興起本土思潮,年青一輩曾質疑悼念的意義,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在2017年更以「六四情不再,悼念何時了」為題,宣佈不會參加當年的燭光晚會。

香港政府今年以防止新冠肺炎傳播為由禁止大型的「六四」悼念活動,但許多人仍然自發上街悼念,包括香港民主團體「香港眾志」的副主席鄭家朗。他6月4日當天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說,現在認為「六四」也是年輕人的事,因為「大家面對的是同一個政權」。

鍾劍華形容,香港泛民主派過去都是「山頭眾多,甚至會互相挖牆腳」,但經過過去一年大家都可以放開分歧。

「泛民主派可以說是過去一年被北京和港府封殺,這是事實,但同一方面他們可以爭取更多人的認同。」

受新冠肺炎防疫法令與《國安法》雙重夾擊,香港悼念「六四」事件困難重重。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香港立法會即將在九月舉行換屆選舉,選出新一屆全體70個議席,包括30個大部份選民都沒有資格投票的傳統功能界別議席。

除了一般直選議席,泛民主派正積極籌備派人競逐這些傳統功能界別議席,希望取得立法會一半議席,控制議會,增加與香港政府談判的籌碼,迫使香港政府向示威陣營作出更多讓步。但鍾劍華認為這並不容易,去年區議會選舉泛民主派大勝的情況不易重演。

林鄭月娥的滿意度下滑.   [ 林鄭月娥去年六月的滿意度(100分為滿分) 43 ],[ 今年五月的滿意度 28.3 ], Source: 資料來源:香港民意研究所, Image:

另一方面,雖然建制派和香港政府在去年《逃犯條例》修訂風波期間兩方關係變差,但劉兆佳認為,隨著北京政府出手,香港政府和建制派將會形成一個「更大的管治勢力」。

他認為這樣會令建制派的士氣和勢力提高,加上泛民主派不敢批評美國當局處理黑人佛洛伊德(George Floyd)死亡引致的暴力示威浪潮,令自己失去道德高地。

劉兆佳指出:「所以說今年的發展,會與過去大半年的發展出現很大逆差。」

逃犯條例 國安法 香港 北京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全台急凍「先溼後乾」多地有雨! 12月颱「帕布」最快今生成

全台急凍「先溼後乾」多地有雨! 12月颱「帕布」最快今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