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在致全國三千萬家庭的信函中警告稱,新冠疫情危機在好轉之前將變得更糟。他表示,如有必要,可能不得不採取更嚴厲的限制措施。
英格蘭首席醫療副總監珍妮·哈里斯博士周日(3月29日)在英國政府每日冠狀病毒簡報會上表示,英國民眾的生活可能要過6個月才能恢復正常。但她也補充說,這並不代表要封城6個月。
在英國,感染新冠病毒致死人數已達到1228人,從當地時間周六(3月28日)到周日下午的24小時裏新增死亡人數達到209人。英國目前共計有19522例確診病例,預估實際感染人數遠遠超出這一數字。
英國內閣大臣戈夫(Michael Gove)表示,英國面臨著不得不「在相當一段時間裏」實施嚴格抗疫措施的境地。但他拒絶預測人們需要居家隔離的這段時間會有多長,而是表示病毒傳染峰值何時到來,將取決於民眾是否遵守防疫要求的舉止。
英國繼王儲查爾斯王子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後,首相約翰遜及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也陸續確診,王室成員和政府首腦染病讓英國疫情成為全球關注焦點之一。
約翰遜首相本人因新冠病毒測試呈陽性而自我隔離,但他仍在主持英國政府的抗疫行動。
英國首相約翰遜致信3000萬家庭,預計花費580萬英鎊。與信一同寄送的還有一張宣傳頁,詳細說明政府關於離開居所的規定和健康信息。
此前,英國人批評政府建議不夠清楚。
約翰遜寫道:「從一開始,我們就尋求在正確的時間採取正確的措施。」
「如果科學和醫學上的建議要我們必須採取更進一步措施,我們將毫不猶豫。」
上周,英國採取嚴厲的措施來應對新冠病毒的傳播,呼籲民眾盡可能居家隔離,包括每日除購買必需品、鍛煉和就醫和不得不出門工作以外避免外出,禁止兩個人以上的公眾聚會,以及關閉除了藥店和銷售必需品的商店以外所有商場,餐館,咖啡館等公共場所也關閉,僅允許外賣。
專家表示,預計在未來兩到三周內,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將繼續增加,直到保持社交距離等各種措施開始產生效果。
英國國民醫療保健服務計劃(NHS)英格蘭醫療總監斯蒂芬·鮑維斯周六表示,如果英國要使死亡人數保持在2萬以下,每個人都應發揮作用。
BBC記者卡夫(Robert Cuffe)和傑文斯(Christine Jeavans)報道,英國確診病例每三到四天就翻一番,死亡人數增長更快,每兩三天就翻一番。
而且,該數據並不是所有病例,僅僅是已確診的病例,因為只對病情嚴重到需要住院的患者進行病毒測試,而不測試症狀較輕的患者,因此實際病例數可能更高。
專家預計,這些未確診的病例也會遵循類似模式:每隔幾天翻一番。因為病毒會繁殖,被病毒感染的人數也會增加。它們以恆定的速度增長,直到沒有更多人感染或減緩傳播的措施產生效果。
英國內閣大臣戈夫(Michael Gove)周五表示,本周末將為抗疫醫療一線工作人員提供數百份測試,檢查目前一線醫療人員是否有人染病。
他還表示,下周還將大幅擴大檢測範圍,對救護車人員、護理人員等進行檢測。
截至周五,英國有759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但死亡人數以翻倍的速度持續。但對比其他國家,英國確診病例的增長速度如何?
意大利是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確診病例最多,死亡人數最多。
平均來說,意大利的死亡人數每3天增加一倍。但其前1000宗死亡病例增速較快,隨後增速放緩,這表明疫情在變化。
在其他歐洲國家,早期死亡人數也是每兩到三天翻一番。西班牙較例外,該國死亡人數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地方,但目前並不清楚原因。
這是否意味著英國距離頂峰期只差幾周?不一定。每個國家有不同的醫療體系,採取不同措施控制病毒傳播。死亡人數既取決於病毒的傳播,也取決於人們在感染病毒後能夠獲得的治療。
每個國家的未來取決於政府和公民採取的行動。
隨著時間推移,感染率的微小變化會讓新感染人數大幅減少。科學家預計,每個感染者平均會傳染給2.5個人,以此類推,按這樣的速度增長一個月,會出現400多起新病例。
如果將感染率降低一半,意味著一個月後預計只有15宗新感染病例,減少了95%。疫情在韓國和中國的傳播路徑表明,減緩疫情蔓延是有可能的。
倫敦帝國學院教授弗格森(Neil Ferguson)表示,保持社交距離等任何措施產生效果都需要時間。
人們感染病毒、病毒潛伏、出現症狀、病情惡化、尋求醫院治療到確診時都攜帶病毒。在那之後,需要一段時間患者才會發展到需要重症監護的階段,有人倖存,有人離世。
確診病例數量可以更早顯示措施是否有效,但這也只是指標之一,因為測試政策或測試能力的變化會改變確診病例數量。
而牛津大學教授貝根特(Colin Baigent)表示,封鎖政策正在起作用。
瑞秋·施拉德爾(Rachel Schraer),BBC健康記者
周五發佈的一篇論文預測,英國總共將有不到7000人死於新型冠狀病毒,這個數字遠遠低於政府模型估算的數字。
他們是怎麼得出這個數字的?為了得到預測,湯姆·派克教授使用中國死亡人數曲線軌跡來預測英國和其他國家疫情的進展。
但是研究病毒和流行病的專家警告,即使各國早期數據有相似之處,也不能想當然認為各國會遵循同樣的軌跡。
世界上有些事情是相通的,例如病毒在人體內多久會有傳染性,但之後疫情如何發展取決於各國採取的措施和時間。中國比其他國家更早實施了限制措施。
以下是全球感染數據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