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世界各地包括美國、澳大利亞以及台灣出台政策,禁止來自中國和過去14天有中國入境史的非國民訪客。
例如, 美國政府1月31日宣佈,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美國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近期到過中國的非美國公民從2月2日美東時間下午5點被禁止入境。
春節期間,數以萬計的中國留學生回國探親訪友。類似政策意味著他們將無法入境,回到這些國家和地方的學校繼續學業。有些國外大學開始為中國學生提供網課,但效果大打折扣。
對於數千在香港大學求學的中國大陸學生,因受到半年多的反逃犯條例修訂抗議活動和新冠疫情的雙重打擊,他們的處境更為艱難。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2月1日宣佈因為肺炎疫情蔓延,禁止從中國飛抵澳大利亞的人士入境,但澳大利亞公民、永久居民以及二者的直系親屬和機組人員除外。
這項禁令由原本自2月1日起的14天期限,至今已一延再延。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2月20日報導,澳國政府決定再次延長入境禁令至2月29日。
深受這項禁令影響的是在澳大利亞求學的數萬中國留學生。因為多數大學已於2月中陸續開學,此禁令使該國高等教育領域陷入混亂,許多無法回澳大利亞的中國學生也紛紛表示抗議。
在悉尼(Sydney,又譯雪梨)就讀法律的研究生Alex告訴BBC中文,今年回北京過春節,但沒想到一紙禁令打亂了她求學的計劃,帶來許多問題
「造成的麻煩很多,我們在澳大利亞有男朋友或女朋友,有朋友,親戚或家人,有房租要繳,寵物要照顧,還要改機票等等,這個禁令打亂了我們的一切,」 她說。 「我們乖乖繳稅,付了高昂的學費,但現在我無法回去上學,現在仍無法預測何時這個禁令會解除。」
根據官方數據,在澳大利亞,2017年大學總收入的23.3%來自國際學生,而中國學生佔2018年所有國際學生的38%以上。國際學生為澳大利亞貢獻了376億澳元,中國學生依照比例約貢獻了143億澳元。
澳大利亞聯邦教育部長丹特漢稱,該國高等教育領域有189,000名中國籍學生,目前中國學生中有44%在澳大利亞境內,但有56%在境外,包括眾多回中國過春節的學生。
根據台灣中央社報導,澳洲8間頂尖大學組成的「八校聯盟」(Group of Eight)執行長湯姆森(Vicki Thomson)因此表示,原本新學期有近7萬名持中國護照的學生,但因為禁令而嚴重影響學生入學,他們警告此禁令可能會影響到大學財政,造成高等教育嚴重的損失。
此外,許多困在中國的學生也告訴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稱, 在線上課在中國國內會遇到許多問題,許多學術網站需要翻牆才能瀏覽; 另外,也有化學科系的學生說,他們的課程多半要透過實驗才能進行,透過視頻的遠程教學無法進行。
Alex在悉尼大學的學費一年高達4萬5000元澳幣(約21萬人民幣)。她說她同意上面的說法,並且批評澳大利亞政府幾乎沒有考慮到中國學生的處境。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少數留澳學生會透過前往第三地,比如日本,呆滿兩周再返回澳大利亞。 Alex告訴BBC說,她聽聞有學生因為嘗試這樣入境澳大利亞,但簽證被取消,她不會冒這個風險。
她說,澳大利亞政府十分不負責任,以簡單粗暴,帶有歧視性的做法,直接把他們擋在國境之外,而不是讓他們先回澳大利亞「自行隔離14天」再做打算。
Alex告訴BBC中文,她對現在的情勢感到傷心及無力。她說她明白,禁令不僅是因為公共衛生問題, 她和數以萬計的中國學生之所以被擋在門外,背後也有種族歧視的因素在裏面。
瀏覽澳大利亞網站上許多針對此禁令以及肺炎疫情的討論後,Alex表示,令她心寒的是人們將這件事塑造成」澳大利亞人與中國人「的對立,而不是原本」人與病毒「的對抗。她同意,這些年來,澳大利亞的反華情緒高漲,而突然發生的肺炎疫情,加劇了反華情勢。
台灣目前有逾8千名大陸學生,當局2月3日即宣佈大陸學生暫緩來台,各校的開學日從2月中旬延至2月下旬或三月初。
有些學校則針對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學生實施不同的開學日,像是高雄師範大學的開學日是3月2日,但中港澳學生則延至3月30日才開學。
就讀台灣世新大學研究所的熊同學,1月20日回到山東老家時,疫情資訊仍不明確,「不知道會變那麼嚴重」,她說。 後來隨著疫情愈趨嚴峻,台灣宣佈大陸學生入境必須隔離兩周,後來再擴大至禁止陸生入境。原本預計2月中旬回台北凖備開學,因為台灣禁止陸生入境,機票過期作廢,「現在回不去了」。
熊同學告訴BBC中文:「學校似乎也沒有要讓陸生回去的意思。」並透露,學校曾表示可能線上授課,但她認為效果不佳,因此決定暫時休學一學期。
她表示:「研究所的課程是以討論為主,線上授課少了真實地互動,看不到彼此神情、眼神,達不到討論的效果。」
她並說,老師曾經希望她在家裏寫論文,但因為家中有親戚小孩無法專心,若上網查資訊,需要通過VPN翻牆,速度也很慢。「圖書館查資料很不方便,」她說。
熊同學原本預計再修讀兩個學期後就能畢業,但決定休學後,必須延後畢業安排。她說,所就讀的世新大學有不少已經申請休學的大陸學生。
另一名來自哈爾濱、在台灣大學(台大)攻讀研究所的大陸學生,只剩一學期就要畢業了,卻因為新冠狀病毒疫情,打亂原本計劃。
不願透露姓名的她向BBC中文表示,原本計劃2月20日至24日到北京參加一場經濟學的研討會後,就返回台灣,「但現在全部都推遲了」。
這名同學表示,如果能在4、5月回去台灣,就不會影響畢業時間。因為簽證允許停留台灣至9月,所以8月前都能畢業。「如果到時候還回不去,就必須延長台灣學生簽證,還要辦大陸人民往來台灣通行證,」她說。
台灣各大學祭出相關的因應方案,台灣大學表示,若到開學仍回不來,會啟動線上學習等彈性措施,維持學生受教權。
台大向媒體指出,會盡量協助大陸學生,不會規定休學申請期限,若休學,也不算入休學年限,已達休業年限則可以延長。清華大學則提供請假、休退學等彈性措施。
但對熊同學來說,一個更棘手的問題是如何處理租約。
決定休學的她,在台北的房子仍持續繳交房租。她向BBC中文說:「合同簽到七月份,在確定休學後,已經請同學幫我把東西從房間搬出去。」
現在熊同學正急著把房子轉租給其他人,否則就得自己繼續交房租。
「只能麻煩房東幫忙帶想看房的人開門,畢竟還有押金、或違約問題,因此還是轉租比較方便。」
目前台灣政府未宣佈何時會開放中國、香港、澳門人士入境。
陳小桂是香港浸會大學國際新聞專業的大陸研究生,她所在的專業共有70多個學生,幾乎都是大陸生。
肺炎疫情發生時,正值中國春節,即使香港高校的校歷上春假只有4天左右,很多學生選擇回家過年。 陳小桂說身邊的同學和朋友都選擇先不回香港, 「回來有一個14天的強制隔離。那個還是挺恐怖的。」
為了控制疫情傳播,港府決定2月8日午夜起,所有中國內地入境人士,包括香港居民、大陸留學生和其他旅客,抵港後須要接受留家中、酒店或封閉管理營地隔離強制檢疫14日。
春節選擇留在香港的陳小桂說,幸好當時沒有回去,如果回去了就回不來了。但即使身在香港,因為疫情的影響,她也沒辦法回到課堂。
一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形式升級後,浸會大學在未和學生商量的前提下發通知稱推遲開學兩周,至2月17號並開始上網課。
「剛開始我們都有點不滿意學校的處理方式,都是群情激憤」。
陳小桂講,她所在的微信群裏有人說,去年有本地香港示威學生被抓學校連夜派領導或者老師提供法律援助, 覺得學校確實是以人為本,不管他做了什麼,只要他是學校的學生,學校就願意為學生承擔責任。
「但今年遇上新冠肺炎,對我們中國內地生,感覺我們只是學校的收學費機器一樣。我們當時覺得蠻扎心的。」
於是來自大陸的學生自發組建了微信群,發起維權聯署聲明簽名活動,得到1150人的回應。
維權聲明裏寫著學校應補償學生每人學費港幣一萬元左右作為從面授改為網課等方面的損失。
學生反應強烈,浸會大學決定將開學日延長至3月2號,延長學生的學期時間。除開網課,學校還提供周末補課等面授形式給予補償。
陳小桂說,「可能是因為當時太失望了,爭取到這個結果之後覺得還行。這代表學校聽到了我們的聲音。我們也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所以就還好。」
對於補貼學費一事,目前浸會大學尚未有回復。陳小桂一年的學費為14.5萬港幣,加之生活費和房租的開銷,留學香港一年的費用在20多萬港幣左右。學生們的維權聲明裏還要求學校提供生活補貼,金額在一次性1500港幣左右。
在香港很多大陸學生被要求一次性交清一年的房租。所以即使改成網課,大陸學生不在香港,也要繼續承擔房租費用。而每個月平均房租在5000港幣左右。
她苦笑說: 「自己這屆香港留學生是史上最慘,」被天選中「的一屆。
2019年的年末,也是陳小桂的學期期末,香港的反修例示威波及校園,示威者進入多間香港大學校園設置關卡,與警方對峙,並爆發衝突。其中有大陸學生被示威者打傷。
「但我們上學期背負很大的心裏壓力,以及各方面的壓力,這學期又遇到這樣的事,學校像圖書館一類的公共設施我們沒法用,現在包括校園也很難進得去。」
港府呼籲市民自覺在家隔離,她和很多蝸居在香港的市民一樣,在5平米的臥室和公共廚房活動。每隔3、4天出門採購一次食材。
「還真的有點受不了,感覺憋在這裏還不如憋在中國內地呢。但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