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頒布的《禁蒙面法》,受到中國政府的強力支持。中國港澳辦發言人楊光10月4日再次表態,香港圍繞移交逃犯條例修訂出現的「風波已經完全變質」,正在外部勢力的插手干預下演變為一場「港版顏色革命」。
而香港政府《禁蒙面法》出台的當晚,有抗議者發出《香港臨時政府宣言》,號召成立臨時政府。這無疑給中國政府所提的香港「顏色革命」警告,增添了新的「港獨」證據。
不過,這並非中國政府第一次警告香港的「顏色革命」。早在9月3日,楊光就曾提及「香港的顏色革命事實很清晰」,認定香港部分抗議者提出的「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等口號是港獨口號。
而在更早的8月7日,中國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張曉明在深圳舉行的香港各界550多人參加的座談會上第一次明確表示,香港的抗議行動,「明確地出現了顏色革命的特點。」
中國當局對「顏色革命」的高度警惕,可以追溯到1989年。
那一年,中國內部發生了「六四」天安門事件,而在西方,柏林牆在1989年倒塌,標誌著東德共產獨裁政權的解體,從而加速了各東歐共產國家的變革。
1989年年底,捷克斯洛伐克發生了「天鵝絨革命」:捷克大學生和平示威與警察發生衝突,最後導致捷克斯洛伐克共產政權的垮台;與此同時,羅馬尼亞發生了推翻鐵腕人物齊奧塞斯庫的革命。
此後的1991年蘇聯解體,也成為21世紀之初發生在多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顏色革命」的鋪墊。
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的格魯吉亞、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等多個國家先後都出現導致政府下台的政治變革。
其中2003年的格魯吉亞變革被稱為「玫瑰革命」、2004年的烏克蘭變革被稱為「橙色革命」、2005年的吉爾吉斯斯坦變革被稱為「檸檬色革命」。
而2010年以來,發生在阿拉伯國家的所謂「阿拉伯之春」政治運動,也被認為是「顏色革命」的延續。
「顛覆基地」
1989年9月,被稱為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曾經表示:「美國,還有西方其他一些國家,對社會主義國家搞和平演變。美國現在有一種提法:打一場無硝煙的世界大戰。我們要警惕。」
儘管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享受「一國兩制」的特殊待遇,不過近年來中國一直指責發生在香港的抗議示威,從5年前的「雨傘運動」到今年的「反送中」遊行,是以美國為首的外部勢力插手干預甚至鼓動支持的結果,而最終目的則是顛覆中國。
正如《環球時報》8月發表的一篇社論所稱,香港的抗議是「極端反對派和西方把香港拉進反華陣營」,要使香港「成為西方顛覆中國政治制度的一個示範基地。」
觀察人士認為,將香港的反政府示威歸類於「顏色革命」,對中國政府來說,可謂非常簡單卻對自己非常有利的一種定性,因為對內,這樣的定性能激發大陸內部的愛國主義民族熱情;對外,有捍衛主權的正當合法性。
即便在西方世界,無論是英國的蘇格蘭,還是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獨立都是一個極為敏感的問題。
也正是因此,中國方面才一再強調:千萬不要低估中國政府「捍衛主權、安全、統一的決心。」
面對香港持續的抗議,中國一直反覆強調「止暴制亂」。然而用什麼方式止暴制亂呢?在分析人士看來,《禁蒙面法》的出台,預示香港當局將拿出更多強硬措施。
那又會是什麼呢?